2010 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2010 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 年上升13 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 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 年和2008 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 年下降0.7 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经常账户
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国际分工格局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未发生较大变化,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仍是顺差主要来源。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270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国有企业的一般贸易,2010年逆差179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日趋多元化,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扩大。2010 年,我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出口总值分别较2009年增长32%、29%和30%,合计占我国贸易总量的39%,较上年略有下降。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增速明显,2010 年与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38%、42%、48%和43%,均高于总体进出口增速。2010 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顺差分别为1813亿美元和 1428 亿美元;对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或地区逆差分别为556亿美元、696亿美元和164 亿美元,合计较上年扩大73%。
服务贸易逆差收窄。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 %;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自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及旅游项目,逆差分别为290亿、140亿、122亿和91 亿美元。其中,旅游项目逆差增长较快。2010年,我国旅游收入458 亿美元,增长15%;旅游支出549亿美元,增长26%;逆差91亿美元,增长1.3倍。在旅游收入方面,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我国入境人数较上年增长5.8%。在旅游支出方面,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2010年我国出境人数较上年增长20%。从分国别和地区旅游收入和支出测算的情况看,我国对美国、香港、澳大利亚和澳门均呈较大规模的逆差。
收益项目顺差较2009年大幅增加。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时,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继续增加,2010年职工报酬净流入12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0 %。
经常转移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侨居国货币贬值预期、国内利率高于海外主要经济大国和华人侨居国利率、国内资产市场(股市和房地产等)上涨预期等因素将吸引侨汇更多的流入国内。侨汇通常占“经常转移”项目下“其它部门”科目的主体。2010年侨汇流入495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2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