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4 6
2011-12-05

来源:北京商报

上周末央行原官员伍超明因泄密被判刑六年的消息引来了市场的强烈关注。拔出萝卜带出泥,此案同时更牵出了一个重大的机构老鼠仓悬案:从伍超明处非法获取这些数据的博时基金、国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等6家知名机构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之嫌?

  

据悉,共有15位证券市场人士从伍超明处获取过这些泄密数据,除包括一名学者、一名证券媒体记者和一名央行天津分行人士外,其余12人分别来自下列6家知名证券投资、管理和咨询机构,这6家机构分别是:博时基金、安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和财富证券。

  

“上述6家机构从伍超明处获取涉密资料后,是否曾借此进行老鼠仓交易?如果存在的话,又该如何处罚?”伍超明案宣判后,一些业界人士很快将目光转向上述6家机构身上。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末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明确对外表示了打击内幕交易的决心,他表示:内幕交易的本质就是“偷”,证监会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上述业界人士也呼吁,希望证监会应迅速介入其中调查,尽快给市场解开这一悬念,不能让伍超明泄密案的追责到此为止。

  

尽管目前尚未有博时基金等6家机构相关老鼠仓的任何证据和指控,不过有律师表示,想要查明其实并不难。“内幕交易一般指三种行为:1、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2、透露内幕信息;3、建议或暗示他人买卖。博时基金等基金证券公司有没有上述情形,是很容易调查的。”广东经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名伟说。

  

据悉,每当宏观数据出炉前股指就容易提前出现异动,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其中不排除市场对即将出炉的数据有所预期的影响,但同样也不排除一些机构提前获知这些核心数据,并利用此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投资决策。实际上,近期证监会也一直在加大机构老鼠仓的打击力度,上周李旭利老鼠仓案的结案便是一个良好的证明。

  

关于伍超明泄密案,检方的指控表明,伍超明作为央行原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副主任,其任职期间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向15位业内人士故意泄密多达224次,泄密的数据包括当时未公开的CPI等核心宏观经济数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裁定伍超明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这也是目前国内被查实的首例金融监管层高官宏观经济数据泄密的案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5 12:19:58
太多的不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2:19:58
重案,答案层出不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2:22:05
加大机构老鼠仓的打击力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2:39:29
坚决打击内幕交易,坚决惩罚泄漏关键信息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2:44:05
难道就他一个泄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