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20 1
2011-12-13



继“双11”促销后,淘宝昨日启动的“双12”促销,仅10分钟,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再次搅动了年末的零售市场。京东商城等电商也纷纷启动年末促销。

   

在网购的强力冲击下,实体零售商被迫提前启动大促销,并在力度上狠下工夫,尽管如此,其价格优势依旧不比网购。

   

受到冲击的不只是实体零售商,部分品牌商也开始在产品线、价格和渠道上重新分配。

   

低价争锋战

   

以往一到年末都是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天下,满200减100、满300送礼等标语满天飞,买个单要排队一小时。

   

今年,各大百货商场提前以各种名目开始促销,且力度更高于往年。太平洋百货上个月已经以店庆的名义启动了年末促销,而位于南京东路的某广场则三折起销售服饰,并将送券、抽摩托车奖品等所有手法都用上。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走访几家商场,购物胜景远远比不上网购的疯狂。

   

淘宝昨日启动“双12”促销,不少买家从11日晚间就守在电脑边,一过12日零点即刻抢货。仅10分钟,整体销售额已过亿元。其中,70秒,50瓶飞天茅台售空;一分钟,300个倩碧黄油售空;5分钟,7个LV包包售空;8分钟,300根金条售空;10分钟,聚划算成交500多万,女鞋成交达200万。当本报记者昨日下午再登录淘宝时,不少服饰和化妆品等货品已经断码或售罄。

   

价格是网购最大武器。记者注意到,淘宝、京东商城的折扣力度远超过实体商场。以淘宝“双12”促销看,5折几乎不是最低折扣,不少服饰甚至有0.9折、1~2折等,这与商场的最低3~5折比,仍有巨大优势。就绝对价格而言,淘宝部分商品的低价甚至可媲美免税店,比如一款“雅诗兰黛”的红石榴系列洁面乳,百货店零售价200多元,三亚免税店价格165元,其在淘宝促销中仅售160多元。

   

“百货店之所以比往年更早更大力度促销,与网购冲击力有关联。走在各大写字楼,随处可见京东商城的低价网购广告,地铁站内1号店的虚拟购物平台已经启动,这些都给了实体零售商巨大压力。淘宝低价促销更让实体店感受到网购的威力。”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指出。

   

淘宝方面透露,12日零点,在第一分钟内,淘宝网同时在线网友高达270万人,10分钟内,淘宝网成交51万笔,交易额突破1亿;在一小时之内,成交额达到4.75亿,成交278万笔。

   

这些数字或许是让实体零售商望尘莫及的。以往年跨年促销为例,作为上海市场单店销售第一的第一八佰伴,其假期2天的营业额逾3.8亿元。但淘宝仅用1小时就超越了。

   

供货向电商倾斜

   

在昨日淘宝“双12”促销中,记者注意到不少产品是目前实体百货店的热销品牌,比如Ochirly女装、倩碧、雅诗兰黛等。对品牌商而言,商品如何分配渠道?假如网购价格如此低廉,利润空间又在何处?

   

“尽管网购有价格优势,但品牌商会根据实体店和网店的定位不同给予不同的货品,比如客人在我们百货店内可看到的款式在网店内是没有的,一个品牌会有不同的系列,其中几个系列是专供我们门店的,而较为年轻化和低价的系列是专供网店的。”一位百货业者告诉记者。

   

除了以不同产品区分供货外,利益趋向正使得品牌商调整与实体店、网店之间的零供关系。网店的低价促销可使卖家短期内提升营业额。比如昨天“双12”促销中,2小时36分时,淘宝网女装类目销售额过亿,其中阿卡2小时内成交额突破1000万。这让更多卖家高度重视网络渠道。

   

上海的某药妆品牌淘宝卖家昨日遭遇停电。该药妆店掌柜辰辰透露,其为了“双12”不惜购买两台柴油发电机,外加2桶柴油,以日薪2000元高价找来电工操作发电。昨日早上不到9点,该店的销售额已过百万。

   

“我是做袜业的,我们的销售路径分为传统和新渠道,传统方面是卖场、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新渠道是网络,甚至电视购物等。传统渠道需进场费、人工、租金等,我计算过,我假如在商场租借一个小柜台,日营业额需达500多元才可保本,这对袜业来说压力不小。但网店就无需考虑过多压力,尤其遇到网购大促销,销售额急剧上升。同时我们也在测算自己做低价小门店连锁的成本,假如网店和其他路径收效好,我们会考虑适当退出一部分传统超商门店。”一位袜业从业者沈先生透露。

   

“网络促销仅是表面现象,但可以反映出品牌商的天平正向网购等新渠道倾斜,实体商应该考虑体现出实体店体验功能和差异化经营,比拼低价促销并非上策。当然淘宝的大力度促销也不会频繁发生,实体店肯定仍然有生存价值。”廉波指出。

   

也有消费者指出,淘宝等电商的促销也并非完美,比如有些商品仅是极少数比例在促销,秒杀根本秒不到。且有些小商户平日就已是低价销售,“双12”时的折扣并非想象中那么大。所以有机会还是会去实体店选购未在网店抢到的货。

   

在德班气候峰会上,“77国集团+中国”和“基础四国”在发言时均表示,欧盟将国际航空业排放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规定,将损害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但欧盟看来心意已决。在11月30日举行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欧盟代表团新闻会上,欧盟气候变化谈判代表梅茨格说,征收航空业碳排放费的决定是基于欧盟区域内法规,即“国内法”而作出,不管如何,欧盟都会执行。

  
欧盟的这一决定让很多国家“很受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此前测算,欧盟如果执行这一决定,第一年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需要为碳排放缴纳的费用将会使得航空业的成本增加35亿欧元,并且这一数字会逐年递增。欧盟此举无疑也将大大增加中国民航业的运营成本,据中航协预计,中国民航业仅2012年就将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成本,到2020年时则将增至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人民币。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将增加15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2011年3月中旬,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代表中国航空公司对欧盟提出严正声明,反对这种单边主义作法。2011年10月19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代表我国航空公司与欧盟代表交涉未果,坚定了对欧盟ETS提出法律诉讼的决心,并表示将于今年年底之前采取“法律行动”。
  
当前,中国应当积极应对,争取有利于航空业发展的空间。首先应利用法律手段,并且应尽快启动法律诉讼程序。因为通过起诉可以对欧盟产生压力,促进欧盟和中国进行对话和协商。法律诉讼方式上可以参照美国的模式,由航空协会和航空企业联合起诉。在争辩理由的选择上,引用芝加哥公约条款的难度较大,美国的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一方面可以在法律诉讼以及政治谈判上展开行动,另一方面,在国内建立航空企业自主减排政策,从管理方式、制度结构、技术应用和市场手段上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分阶段配合国内自主减排目标实现行业减排。中国航空企业要着眼未来,必须要打造低碳的形象,才能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3 17:41:05
呵呵,都是税费惹的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