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heway 发表于 2011-12-16 21:37 
说句你可能让你不高兴的真话:如果你真有这种感觉的话,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读懂经济学。
高鸿业的书介绍了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而且逻辑性强,较为精简,适合国内学生作为入门教材。对于不打算深入学习过于理论性内容的学生,有个基础就够了,看多了反而会头晕,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打算继续深入学习的话,多看看外国学者的教材是有益的,因为遇到困惑会启发你和高的书比较、思考异同,从而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过我个人认为因为思维、写作习惯的差异,西方的著作读起来更像是和作者交谈,所以需要读者自己多费些精力总结框架、知识。而且即使范里安的教材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有乱加内容不分主次之嫌,从这点上讲,国内学者的书要比他们强。如果一味崇洋媚外,不懂得比较,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书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