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5311 13
2004-08-31
如题,明天一个老外讲行为经济学,如果各位有听的,请道出你的体会。这是人大第一次请这方面的人来做讲座,机会难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8-31 10:36:00
哦,满头雾水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31 14:08:00
看论坛公告嘛!欢迎踊跃参加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 20:03:00

Read的两篇阅读材料,我觉得第一篇很有份量,第二篇很成问题,结果他偏偏是讲第二篇,对第一篇只是蜻蜓点水。

他的date/delay effect实验问题就在于,结果实在太好了,effect实在太significant了!

你想,如果一个人进行金融决策时,连到期日和存续期之间都不会换算,那该有多少套利机会的出现啊!

所以这个casual experiment根本没法反映人们真实的跨期决策行为,毫不客气地说,Read是被他的experimentees糊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 22:38:00

粗淺的感想(這台電腦只有繁體輸入法,讓諸位看著別扭了)

1,是呀,給定一個date我之能夠對其產生評價也是要首先換算成delay。實驗做成這樣像是把人弄的(看的)太傻了。

2,1到2個月disimilar,12到13個月similar,这不是可以用等待作爲一種負經濟物品的邊際效用遞減來解釋嗎

3,按照他的結論,“我9月2日收到100塊錢"比"我一天以後收到100塊錢"聽起來要好,可是覺得對於有些物品,比如錢,給我的心理感受是相反的。他的那個圖説date時的貼現率不變,delay時貼現率隨著interval的增加而變小。Granted that 他說的兩種表述的差異沒錯,我訴諸自己猜想在interval很短時,是會顯得similar的,隨著interval的加長,會顯得disimilar,然後再變得similar,即可能隨著interval的加長,貼現率先變大再變小,而非單調變小。他的那個圖也會變。

4,我覺得隨著物品的不同,同樣的人對於不同物品(或許即使效用相同的不同物品?)的vivid(用Akerlof的詞)程度也不同,做實驗時是否也應該考慮這點,比如是用錢還是電影還是別的什麽。

5,一霎春說得太significant是什麽意思?

剛才,行走在美麗的校園里,廣播里放著歌,感到生活如此美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 22:52:00

significant就是说结果太好喽,date和delay的数据差异太显著喽。

负经济品的边际负效用应该递增吧?

当时我身后的杨其静老师说了个很有趣的近似戏谑的观点,说“10月1号还你钱”,我会觉得你很有诚意;“一个月后还你钱”,我会觉得你小子不正点,是在打马虎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