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6 0
2011-12-26
2011中国日本五大热搜词盘点 [url=/action/DocumentComment.aspx?id=1024377][/url]
日本新华侨报主编蒋丰认为,与爆消息、晒丑闻如“战地记者”一般的中国网民相比,日本网民有点“事后诸葛亮”,更像评论家。

中国网民数量以“火箭”般速度蹿升,到2011年7月已达4.85亿,占到了人口总数37%。日本也毫不逊色。2010年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网民人数达到9408万,占人口总数的78%,这些都堪称是一种社会“沸点”现象。

对此,也评选出2011年中日两国互联网五大热搜词。这些词分别是:神棍节、PM2.5、11.16甘肃正宁县特大交通事故、天宫神八哥、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日本五大热搜词依次为:なでしこジャパン(大和抚子)、東日本大震災(“3•11大地震”)、絆(亲情)、興味がない(不感兴趣)、どじょう内閣(泥鳅内阁)。

第一名:神棍节VS大和抚子
2011年11月11日因为“六一碰头”,被中国网民们定义为“神棍节”,调侃背后透着中国棍哥、棍姐们的无奈与寂寥。由于生活压力与日俱增,房子、票子、车子成了压在棍哥们身上新的“三座大山”,他们迈入婚姻殿堂越来越难。
而一水之隔的大和抚子们,似乎是中国棍哥们不错的选择。日本人常把具备传统美德的女子称为大和抚子,其特征是在柔弱顺从的外表下有着不随俗流的坚强性格。今年德国女足世界杯上,最后以10人应战的日本队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依靠点球决战击败美国队,创造历史,成为首支夺得女足世界杯冠军的亚洲球队。在“3•11大地震”发生之后,她们的顽强,她们的成功为日本注入信心,赢得了全日本的尊重,名列日本互联网热词榜之首当之无愧。
第二名:PM2.5 VS “3•11大地震”
北京多日阴霾天气,网友第一时间对“PM2.5”做了权威、科学的解读。很多市民清楚了为什么口干喉咙痒而环境数据却“正常”,原来都是统计口径惹的祸。日本发生的史无前例的“3•11大地震”排在了第二位。大地震发生8个多月来,地震影响开始慢慢减轻,日本民众正努力从废墟上站起来。“3•11大地震”中,地震、海啸、核辐射接踵而至,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都是共同的。日本核电站一“发烧”,中国民众就开始“抢盐”。所以,对于保护环境,中国和日本都应该更加努力,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第三名:11.16甘肃正宁县特大交通事故VS亲情
21条生命的逝去再次给中国ZF敲响了警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让一辆限载9人的面包车里挤进了60多人,酿成惨祸。无数网友希望通过搜索得知事件的最新进展,网络上纷纷发起了“关爱”、“捐款”等系列活动。逝者再也无法享受亲情,但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而经历了大地震的日本人因为失去亲人,痛彻在心,再一次将亲情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样是失去亲情,但我们不得不说一个是“人祸”,一个是“天灾”。
第四名:天宫神八哥VS不感兴趣
中国天宫一号和神八成功对接,连带着“天宫神八哥”走红互联网。而经济持续低迷的日本,不少人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颇有点“垮掉”的感觉。但如果认为日本人对天宫神八哥不感兴趣就大错特错了。日本的各个论坛上,网友们将中国天宫神八哥的照片疯狂转发,并成立了各种的研究讨论小组。看来,日本网友们可以对日本国内的事不感兴趣,但不能不对“邻居”中国的事情感兴趣。
第五名: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VS泥鳅内阁
受俄罗斯探测器变轨失败影响,中国的萤火一号难“登”火星,给中国网友们带来了些许遗憾。而自称“泥鳅内阁”的日本野田佳彦ZF很可能也难“登”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中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向火星这一未知领域发起了勇敢挑战,而“泥鳅内阁”也向TPP这一前途未卜的领域发起了挑战。萤火一号暂时失败了,但愿泥鳅内阁能够逃脱相似的命运。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得以窥尽事件背后的全貌,更能从中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的性格。这并非是夸张的说辞,因为这些搜索热词的背后,是近5亿中国网民及近1亿日本网民用鼠标“投票”的结果,是中日两国网民个体意愿叠加后的群体意志的表示,是网民群体通过搜索引擎和现实世界的一次不带面具的真实对话。古人常说的“观其言而察其行”,当代人用互联网、用搜索引擎实现了。
与口水四溅、板砖横飞的中国“网情”相比,日本的“网情”安静地就像某个街角的咖啡店;与爆消息、晒丑闻如“战地记者”一般的中国网民相比,日本网民有点“事后诸葛亮”,更像评论家。可以说,互联网已经走入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生活,以一个镜象社会的形式还原着现实社会。总体来看,中国网民们如“诗人”一般,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日本网民更注重进行各种分析思考,如“哲人”。
借助于搜索的力量,中国网民的每一次“搜索点击”就向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样不断产生“蝴蝶效应”,最终用“鼠标”的力量抒发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谱写新时代的全民史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