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里有个叫”红媚娘“的发过这个帖子,以下是我的回复。另,这个帖子好像是2005年滴。
“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在建房抵押率50%,得到2000万元贷款需要4000万元抵押物,也就是开发成本占房价12.5%,换句话说就是87.5%的营业利润,你自己信吗?
“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如果房子价格确实是180万,那么这种运作是完全正确的,不管从法律、经济角度都无可厚非。如果不值180万而能贷出180万,那就不是“有点路子”就能办的事了。银行是国家的,可责任是客户经理的,客户经理又不是傻子,除非蓄意骗贷,那就是法律问题了。再说了,按揭贷款首先考察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光有房子说不了事。
“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
先不说银行并没有损失资金(这句话逻辑就有问题),按文中的逻辑:“少数人”买了大量房子,又一轮一轮投资消化这些资金,再招来员工发给足以支付房贷的工资,好让员工买走他们手中的房子。难道这“少数人”是仁慈的上帝吗?
“随着WTO5年缓冲期的结束,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 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ZF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
WTO宽限期早过了多少年,外资银行业已经在国内开办了分行,但有几家直接吸收个人存款呢?即使有门槛也很高,好像汇丰银行是100万或500万。关键是商业银行的贷款量受个人存款影响很小,主要是新增货币量,也就是货币政策影响。
看来郎先生对中国银行业的运作并不熟悉,或者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冒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