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9城市房价环比下降首次超过一半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环比下降的城市增至49个,首次超过一半,持平的城市为16个,而环比价格上涨城市的涨幅均未超过0.2%。
相关:14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16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强调,明年要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
[点评]:今年以来,在“限价、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近期楼市价格明显松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房地产调控的主题是,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明年要继续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编制实施好“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地方,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营运、分配和管理机制;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将在年底前就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进一步讨论和决定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此外要继续完善房地产价格监管办法,研究商品住房领域反暴利规定。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解决房价虚高问题,更好得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房地产行业整合,近期房地产企业在资金链趋紧的压力下,股权转让和并购的案例密集出现,这将促进房地产业加速整合,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建设住房体系的方向来看,短期内以“限购”为代表的行政限制措施将继续为制度改革赢得时间差,使房产税、加大供应、保障房等长效措施具备更充分的探索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基本制定完毕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2011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上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已基本制定完毕,分类目录分为7大类、100余个子类、400余个小类与24个重点方向,目录将在进一步论证后投入试运行。
[点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占GDP的8%;到2020年,要占GDP的15%。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比重的前提是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范围,这是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因之一。分类目录将解决新老企业划分问题,为培育扶植相关产业提供标准。工信部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清单,将分类目录中的行业落实成大工程、大项目并加以实施。今后列入分类目录的行业和项目将获得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此外,由工信部及其他有关部委牵头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落实到位的资金已达几十亿元。产业分类目录是一个动态目录,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明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全面发布的一年,与规划有关的配套政策将同时出台。
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总额降至254590.31亿元,相比10月下降了279亿元。这是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相关:此前的10月份数据显示,外汇占款环比下降了248.92亿元,而据测算,今年1~9月外汇占款月均增长在2700亿左右。
[点评]:外汇占款下降有几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一是出口增速逐月回落,而进口增速仍然较快,造成贸易顺差大幅收窄,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145.2亿美元,同比收窄34.9%。二是近来我国利用外资呈下降态势。商务部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我国1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87.57亿美元,同比下降9.76%。此外,一定还有资本外流的因素作用,因为外汇占款由月均2700亿的正增长,到300亿的负增长,大规模的回落不是顺差收窄、利用外资微幅下降就能解释的。但也有观点指出,人民币汇率贬值日益明显情况下,居民和企业结售汇意愿下降,也是外汇占款减低的原因,而不一定是大规模地流出国境。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造成了流动性的紧缩,目前存准率还处于较高位置,下调存准率能带来银行流动性宽裕,加上监管部门的信贷窗口指导和目前的信贷需求,长期来看通过下调存准率对冲占款下降还是可以起到缓解流动性紧张的状况的,未来存准率还会进一步下调。如果未来外汇占款停止过去的持续大幅增长趋势,意味着我国的基础货币将更多依赖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来投放。
国土部拟推新规加码打击囤地
21日,国土资源部公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关: 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对弄虚作假取得资质的建筑工程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撤销其相应资质,且自撤销资质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
[点评]:《闲置土地管理办法》自1999年4月经国土部发布施行后,至今未曾做过修改。期间,开发商囤地行为屡屡发生,国土部门也依照规定予以查处,但很多闲置土地并未得到有效处置。按照国土部的数据,截至2010年5月底,全国共上报房地产闲置土地2,815宗,面积16.95万亩。其中,闲置时间5年以上的地块共875宗,占31%。在上述闲置土地中,因毛地出让拆迁难、调整规划等政府和客观原因造成闲置的约占六成以上。其中,拆迁难、更改规划大约各占一半。相比此前的办法,修订草案所称“闲置土地”涉及范围更广,可适用范围也更广,而且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规定政府原因造成动工延迟的6种情形,土地使用者须在15日内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专家表示,由于现有的闲置土地中,政府原因造成的占大多数,因此这也被认为是此次修订的最大亮点。此外,对国土部门工作人员违规征地、供地的,以及在查处闲置土地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草案也规定了相关责任。修订草案较现行相关规定适用范围扩大,且明确了闲置土地的认定标准及处置程序,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