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友--coolsan:夏老您好:前不久开了次全国金融会议,但是有人说这次会议意义不大,没有提出什么重大的改革的措施。您怎么看呢?您对未来的我国的经济形势是乐观还是悲观?
Dear coolsan,新年好!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是指危机趋于缓和,虚拟经济逐渐从比重过大转为适中,世界经济仍然存在不稳定性,实体经济处于弱恢复期。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长更加乏力,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以降息方式刺激经济。美国实行低利率政策,投资者便大肆借贷美元,投资到利率较高的新兴市场以赚取利差。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爆发后,西方投资者不得不把资金撤离新兴市场,从而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
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共克时艰地施行强度更大的刺激经济政策。美联储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2,缩写为QE2),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重启指日可待。接二连三的赤字货币化政策不仅无助于美国经济复苏,反而向市场注入了巨大流动性。发达经济体纷纷仿效美国,实施近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短期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流动,加剧了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引发了全球性的输入性通货膨胀。英国、冰岛和爱尔兰等国的经济结构中金融比例偏高,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希腊等中东欧国家年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公共债务占GDP比率,均远远高于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和60%的上限。从2010年12 月开始,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纷纷调低希腊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导致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欧元区银行业信贷危机一触即发,类似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可能再现。结构性危机后遗症正逐渐显现,经济恢复常态无时刻表。
二战后,世界建立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基础的美元与黄金并重的国际金汇兑的双本位制货币体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越战使得美国ZF赤字高企,1971年尼克松ZF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1973年牙买加协议明确美元不与黄金挂钩,但各国货币仍与美元挂钩,至此维系近30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事实上宣告瓦解。1978年IMF成员国达成协议实行黄金非货币化,致使货币价值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货币的发行只能依靠国家信用,全球步入现代信用货币本位时代。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倡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发展为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并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即美元。不过,这些建议都遭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
2012年1月7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在欧债危机阴霾下,这次会议传递出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金融资源市场化改革提速、民间资本进入式的金融对内开放、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等金融改革的信号。
谢谢您提问!祝愿您新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