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中山大学夏南新教授于1月16日15:00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欢迎大家到时热烈提问.
感谢夏教授百忙中为大家提供详细的解答。

夏南新教授是江西省南昌市人,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承我国当代著名统计学家和经济学钱伯海教授,并与于2000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2002年于美国春田大学进修。主要研究投资学、投资项目估价与评估、实证金融与投资、统计学、时间序列、地下经济,现任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
一个做学问坚决不搭便车的学者。
夏南新教授语录:我讲的东西你们都能听懂,甚至能够超过我,但是有一点你们可能终身超不过我——坚决不搭便车!
加入的学术团体
1998年6月——2001年12月 广东省统计学会理事
2000年5月——现在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每届3年,连续当选4届理事)
任教课程
1.本科
1994年9月——2000年6月 投资学
1994年9月——1999年6月 资产评估
1994年9月——现在 商业与经济统计(英文教材)
2000年9月——现在 投资项目评估(英文教材)
2.研究生
2000年2月——2004年7月 经济预测与决策及SAS软件(英文教材)
2004年2月——2006年7月 金融时间序列及Matlab软件(英文教材)
2001年9月——现在 多元统计分析与SAS软件(英文教材)
2002年3月——现在 分形投资市场及Matlab软件(英文教材)
夏南新教授所获奖项:
1) 夏南新独立撰写的《关于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 于2011年7月荣获第四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研究报告类三等奖。
2)夏南新独立承担完成199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地下经济核算研究”,获国家统计局结项证书,并于2000年8月荣获第五届全国统计成果三等奖。
3)夏南新独立发表在《统计研究》上的论文《CD生产函数应用于估测隐形就业规模》,于2002年2月,获广东省第四次统计科研成果二等奖。
4)夏南新参与的199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统计估算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于2000年8月荣获第五届全国统计成果二等奖。
5)夏南新独立发表在《学术研究》上的论文《洗钱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研究》,于2009年7月,在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改革开放论文”评选中,荣获论文奖。(由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颁发)。
其他:
1.夏南新独立发表在2000年第4期《学术研究》上的《谈我国按资分配的三个理论观点》论文,分别于2000年5月30日被“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版)和2000年5月29日被“山西日报”(理论法规版)几乎同时转摘。
2.夏南新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题为《关于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形式,被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入2009年第12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上报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等领导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有关机构参阅。所呈送的报告就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是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内部参阅件,专门摘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中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成果,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引自中山大学新闻网,2009年05月18日)。
2009年12月,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中山大学党委发来《关于中山大学夏南新同志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的通报》。该《通报》表示,《关于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文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重视。
《通报》指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夏南新教授带领课题组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引自中山大学新闻网,2009年12月21日)
个人独立撰写的著作
1,夏南新,《新概念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
2,夏南新,《地下经济估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
个人独立撰写的论文
1.夏南新,《汇率结构突变的诱因及给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警示——来自人民币和日元兑换美元汇率的证据》,《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夏南新,《中国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的杆杠效应和双长记忆性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3.夏南新,《基于ARFIMA-FIGARCH模型的我国黑市汇率统计特性研究》,《经济管理评论》(半年刊),2009年第2期。
4.夏南新,《中国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的结构平稳性和联动性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5.夏南新,《黑市汇率与官方汇率的结构平稳性、因果性和脉冲响应研究》,《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7年4月,第7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
6.夏南新,《基于ARFIMA-APARCH模型的中国黑市汇率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研究》,《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季刊)(台湾),2007年3月,第4卷,第1期。
7.夏南新,《我国股市长记忆性研究》,《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6年4月,第6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
8.夏南新,《洗钱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9.夏南新,《基于分形R/S技术的中国股市非规则周期性研究》,《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
10.夏南新,《单位根的DF、ADF检验与PP检验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11.夏南新,《单整的迪基—福勒检验与菲利普斯—配荣检验比较》,《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5年4月,第5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
12.夏南新,《税收诱致性现金持有量模型因果性检验及估测》,《统计研究》,2004年第3期。
13.夏南新,《我国资本外逃及规模估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4.夏南新,《灰色系统模型在估测地下经济规模中的应用》,《学术研究》,2004年第1期。
15.夏南新,《随机化回答技术在地下经济估测中的应用》,《探索与创新》(第八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16.夏南新,《制假售假与打假的经济学分析》,《信用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2002年6月。
17.夏南新,《用C-D生产函数估测隐形就业》,《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2年4月,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
18.夏南新,《从全社会货运量角度估测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统计研究》,2002年第2期。
19.夏南新,《“硅谷定律”对中国新经济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启示》,《新经济及两岸四地经贸合作》(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1月。
20.夏南新,《地下经济估测模型及敏感度分析》,《统计研究》,2001年第8期。
21.夏南新,《地下经济规模的估测》,《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1年5月,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
22.夏南新,《CD生产函数在估测隐形就业规模中的应用》,《统计研究》,2000年第8期。
23.夏南新,《谈我国按资分配的三个理论观点》,《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24.夏南新,《从核算角度解析社会形态中的分配方式》,《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5.夏南新,《地下经济核算研究》,《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成果奖获奖成果集粹》,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26.夏南新,《中国物价总指数走势与通货紧缩》,《统计与决策》,2000年第2期。
27.夏南新,《走私对我国经济危害性分析》,《统计研究》,1999年第5期。
28.夏南新,《统计学史论》,《统计与预测》,1999年第2期。
29.夏南新,《地下经济核算探讨》,《统计研究》,1999年第S1期。
30.夏南新,《论股价指数》,《统计与预测》,1996年第3期。
31.夏南新,《我国股价指数不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的探析》,《统计与预测》,1996年第2期。
32.夏南新,《世界上各种股价指数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南方经济》,1996年第1期。
33.夏南新,《道•琼斯股价指数修正技术的重构──兼剖析该股价指数为何能从基期100点升至现今3900点左右》,《统计与预测》,1995年第6期。
主持的课题
1.夏南新主持2008年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广东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2008B070800022,正在进行中。
2.夏南新主持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一般项目“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为05BJL062,2007年6月按期结项。
3.夏南新主持(第二主持人)2004年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资助的横向课题“广东地税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005年12月按期结项。
4.夏南新主持2002年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规划项目“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数量分析”,项目编号为02SS910001,2004年6月按期结项。
5.夏南新主持1999年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地下经济分析”,2000年7月按期结项。
6.夏南新主持1998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地下经济核算研究”,1999年7月按期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