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43 1
2012-01-18

如今,经济方面噩耗频繁,但是,如果我们以为事情已经到了不可能变得更坏阶段,那么,这个月残酷地提醒我们,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于自然力量所带来的大破坏。2年前,2010年1月20日,地震袭击了海地,造成22万多人丧生,也极大地破坏了海地的经济发展前景。

  你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不过,中医理论可以教会我们不少应对灾难的道理,特别是防胜于治这一点。按照这一观点,要降低自然灾难风险,最好的办法是专注于预防。

  根据最新的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自然风险和非自然灾难:有效预防的经济学》(Natural Hazards,UnNatural Disasters:The Economics of Effective Prevention)报告,和事后补救比起来,事前预防可谓事半功倍。正确的预防肯定利大于弊。而这意味着需要正确的激励。

  所有层面的激励——国际层面、ZF层面、个人层面——都能在防止自然风险演变为灾难方面起到作用。主要纾困和发展慈善组织泪水基金会(Tearfund)的一份报告给出了一个具有说明性的例子:莫桑比克。2000年,莫桑比克要求援助国提供200—400万美元帮助其阻止洪水。这一要求只满足了一半。但是,洪水发生后,光是救灾一项就花费了援助国1亿美元,此外还有4.5亿美元的复苏和重建援助承诺。

  援助国怎样施以援助是很重要的。预防方面的投资通常意味着长期发展支出。援助国可以明确指明发展援助必须用于与预防有关的活动——这和人道主义援助不同,后者主要用于快速反应和纾困。

  但责任也不全在援助国身上。毕竟,ZF在预防灾难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信息(看清威胁之所必须)、未来风险预警以及确保市场和个人反映风险。

  我们拥有制造有用信息的技术,但是,不幸的是,许多国家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日本和印尼具有相似的地震风险,但日本配备了1 000多台地震仪,而面积比日本大5倍的印尼只有160台左右。

  但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将已有的信息公之于众,方便人们获得,太多的信息因国家安全以及商业和私人方面的原因而没有公布。比如,在美国,联邦紧急情况管理委员会提供危机四伏的墨西哥湾的海岸风险地图的更新,但遭到了抵制,因为这会拖累房地产价格。

  但说到底,价格才是个人行为的终极推动因素,激励不当导致灾难性后果(若有正确的激励,本是可以培养预防文化的)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如果政治压力迫使保险费处于低水平,那么将鼓励人们从事高风险活动,因而提高了他们的风险和脆弱性。

  另一个价格扭曲的例子是孟买。孟买普遍实施了租金管制。地主不会以数十年的眼光来经营物业,因为租金无法抵消成本,这导致每年的季风雨季都会导致大量房屋倒塌。与租金管制类似,缺乏保障的所有权也产生了阻止个人进行长期预防投资的激励。

  在秘鲁,土地贴牌制度使得住房翻新率在4年里增长了70%。该例子的一个隐含推论是ZF应该让土地和住房市场运转起来,但与此同时,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施以定向干预作为补充,因为当个人得到正确的信息和激励时,总体而言他们会很好地出于自身利益正确行事的。

  我们所面临的灾难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因此考虑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到2050年,大城市中暴露于暴风和地震风险的人口将比现在翻番,达到15亿之众——这还是在没有考虑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估计。膨胀的城市和变化的气候正在改变灾难预防的未来格局。

  正确的激励,辅之以各个层面的可信可靠的制度,将能确保人们的御灾能力不会因灾难风险上升而下降。自然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没一个层面,我们都有能力确保自然灾难演变成非自然灾难。





作者: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Project Syndicate 2012年01月1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8 18:12:25
看的没头没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