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2首邹恒甫教授的新诗,奇文共欣赏]
赠今日国子祭酒与国子洗马
国子祭酒, 国子洗马自古乃太子储王师之尊称, 位可至三公。
邹恒甫
作于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宰相谦掌货殖门[1],
六部大臣盛馔羹。
高盛翻是庚子款,
美林祭酒国子生。
太子洗马师子贡[2],
官宦商贾皆传薪 [3]。
荷塘月照无沆瀣 [4]?
功坊职粘中书畯 [5]。
观堂借钱沉昆明,
呜咽汨罗说灵均。
人文门里陈独秀,
补恤仰赖孑民兄。
哲学门外冯芝生,
绩溪适之泄郁忿。
岱孙主持法商门,
交谊风流费正清。
羡林老矣问廉颇 [6]?
《国富新论》太史公 [7]!
独立晚睡寅恪魂 [8],
自由昼枕钟书梦 [9]。
[1] 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货殖列传》。太史公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孔安国注《尚书》:“殖,生也。生资货财利。”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此,“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2] 《论语》记孔子言子贡:“赐(子贡)不受命而货殖。”孔子显然贬低子贡牟利.但太史公执不同看法:“子贡既学於仲尼,退而仕於卫,废著鬻财於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於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後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太史公所言,子贡可谓官商学通吃矣!
[3] 范蠡乃官商通才!
太史公记: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適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4] 宋钱易《南部新书》记唐朝有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学生崔瀣,后有语: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太史公也认为行行业业,沆瀣一气: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太史公曰: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於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卻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阬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馀力而让财矣。
[5] 用君, 珺, 骏, 钧四字也皆通,意义更丰。
此又太史公之说教也:白圭,周人也。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生产, 权谋, 用兵, 学术,行法等皆通也。
[6] 也可念: 廉颇老矣问羡林?
[7] 也可念: 续写斯密太史公!
太史公早斯密千多年即提出自由竞争,放任私欲. 他首先批驳老子: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则几无行矣!
于是乎,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潟卤,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彊至於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8] 也可念: 寒柳独立寅恪魂。
请阅陈寅恪之寒柳堂集或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9] 也可念: 管锥自由钟书梦。
“管锥编”三字:“以管窥天,以锥指地”。 管锥之中有自由?!
弦箭文章苦未休[1][1]
邹恒甫
2007年1月7日
辟世辟地辟言难[2][2],
畏人畏权畏名寒[3][3],
斗天斗地斗人酣[4][4],
言正言假言空昌[5][5],
求是求实求真亡。
[6][1] 陈寅恪《阅报戏作二绝》其一: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7][2] 孔子曰: 贤者辟世, 其次辟地, 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恒甫按:古辟同避)
[8][3] 陈寅恪书杨树达 (1954年7月10日):弟畏人畏寒,故不北行(恒甫按:指不出任北京中国科学院历史二所所长。)又陈寅恪《答北客》多谢相知筑菟裘,可怜无蟹有监州。柳家即负元和脚,不采蘋花即自由。
[9][4]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之标语口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