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9 0
2012-02-09
菲尔普斯等说资本主义正演变为“社团主义”并带来诸多危机

    【本刊讯】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月31日发表黎巴嫩美国大学经济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塞费迪安·阿毛斯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合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社团主义:资本主义的毒瘤》,全文如下:资本主义的未来再一次成为了疑问。资本主义可以从现阶段危机中存活吗?
    如果不能,资本主义会发生演变吗?ZF会在其中起到领导作用吗?“资本主义”一词意指一种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资本为私人拥有和交易;资本的所有者判断资本的最佳用途,在做出判断时,他们可以参考企业家和创新思想家的预测和创造性思维。这一个体自由和各自负责的制度基本扼杀了ZF对经济决策施加影响的空间:成功必获利,失败必损失。公司只有在自由的个人愿意购买其产品的情况下才能存活,否则的话,就会很快倒闭。
    19世纪,资本主义由于开发了普遍的创新能力而开始通行全世界。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繁荣,人人都能得到工作上的餍足,生产率的增长日新月异,大面积贫困的现象被消除了。
    如今,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变质。人们开始认为,管理型国家有责任照顾一切,从中产阶级的收入到大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产业升级,无所不包。但是,这样的制度不是资本主义,而是一种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俾斯麦和20世纪墨索里尼的经济秩序:社团主义。
    社团主义从多个角度扼杀了让人振奋的工作、高速经济增长、更大的机会和更好地融入经济所需要的动态链。社团主义是无生气、不节约、低效率、彼此根盘节错的企业产生的温床,而其代价则是有活力的新来者和外来者被阻挡在外。社团主义醉心于宣布目标,比如工业化、经济发展、国家高于个人经济自由和责任等等。如今,航空、汽车、农业、媒体、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多个行业被认为非常重要,不能让它们暴露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因此它们接受着打着“公共品”旗号的ZF援助。
    社团主义的成本随处可见:根本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但仍然存活的低效率公司、产出增长缓慢的僵化经济、令人乏味的工作、年轻人机会渺茫、为了掩盖这些问题而最终走向破产的ZF,以及财富向那些关系够硬、在社团主义交易中站对阵营者的不断集中。
    这一权力从所有者和创新者向国家官僚的转移和资本主义是南辕北辙的。然而,社团主义的辩护者和既得利益者总是轻率地将其失败之处归咎于“鲁莽的资本主义”和“监管缺失”,大谈加强监督和监管———实际上便是社团主义国进民退的代名词。
    如此糟糕的制度是不可持续的。社团主义模式对于使用互联网、享受全世界商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来说一无是处。互联网上的企业兴衰是对自由市场最好的宣传:比如,社交网络网站的兴衰几乎同时发生着,取决于它们能否更好地服务客户。
    Friendster和MySpace等网站在用户隐私方面不太干净,以此寻求额外利润。但此举立刻遭到了用户的惩罚:用户抛弃它们,转而使用“脸谱”和“推特”等更安全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转变根本无需ZF监管来引导;事实上,如果现代社团主义国家试图这样做的话,到现在它们就将不得不一边用纳税人的钱来支持MySpace,一边信誓旦旦地宣布要对其隐私功能实施“改革”。
    互联网是思想的自由市场,断然拒绝了社团主义。伴随着互联网的分散化和自由竞争思想成长起来的人一定会不容于国家支持大型企业和产业的观点。不少传统媒体一再强调“对X公司有利就是对美国有利”这样的老生常谈,但在推特上,你是不可能看到这种趋势的。
    社团主义的正统性正在随其所依赖ZF的财政健康状况的下降而消失。如果政客不能废除社团主义,那么社团主义将在债务和违约中葬送自己,而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从名誉扫地的社团主义废墟中重生。因此,“资本主义”将再一次回归真正含义,不再成为社团主义者的画皮,不再受到社会主义者的中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