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8 0
2012-02-10

 受需求下滑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行。国家统计局9 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PPI同比上涨0.7%,增幅连续6个月出现回落,并创下 26个月以来新低。分析人士指出,未来PPI回落趋势将延续,2月PPI同比有 可能出现零增长。

  数据显示,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1%。工 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0%,环比下降0.3%。

  分行业来看,采掘业PPI本月环比下降0.8%,在其带动下,其下游的原材 料工业PPI在1月份环比上升0.2%。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 “中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企稳回升将继续有利于企业原材料库存的回补。”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PPI持续下行,从同比来看,PPI涨幅已经连续6个月 回落,而从环比来看,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分析人士表示,未来PPI将继 续下行。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指出,从生产资料价格来看,预期2月PPI同 比和环比都在零左右,3、4月份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预测,2月PPI环比正增长,但由于去年2月 PPI环比增长0.8%,涨幅较高,如果今年2月PPI环比不出现大幅上涨,同 比涨幅将继续下行,预计将跌至零附近。

  PPI的持续回落有利于通胀压力进一步放缓,但需要注意的是,PPI的回落 也表明需求下滑,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另一方面,我国未来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仍较大。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 云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近期经济出现向好趋势,但是未来量化宽松的 政策会一直持续下去,美国近两个月内推出QE3的概率较小,但不排除在年中适时 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之一便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由于当前我国对石油等大 宗商品依赖度较高,购入大宗商品将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再次显现。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表示,目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一方面,拉动 需求和加强消费的影响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节能环保和成本上升的趋势短期内无 法解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国内农产品供给仍存在较大矛盾,资源型产品的价 格关系也亟待理顺,因此,今年总体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比较大。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亦表示,事实上物价上涨压力短期内不会随着CPI波动 而减弱,控物价确实是今后较长时期内财政政策的主旋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