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3-14 22:45:00

不会吧,真的那么夸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6 10:56:00

回复:(ipaper)最恶劣的是国有银行深陷其中,如果房...

以下是引用ipaper在2005-3-13 13:52:43的发言:

最恶劣的是国有银行深陷其中,如果房地产泡抹破裂,那么就要全中国人来分担后果。开发商,大投资者们我相信以他们的智慧一定可以胜利大逃亡

银行“从来”就是国有的,目前银行的隐患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隐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6 12:45:00
这篇文章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当时就觉得这篇文章是所有我看到过关于目前中国房地产评论文章中最为客观全面的分析评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6 15:31:00

反正没钱,有没有泡沫与我都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7 03:07:00

托伪之作,许小年已经出面澄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0 16:56:00
既然大家都知道是政府(确切地说是地方政府)在抬高房价,但是没有人能管,他们有很多筹码与中央博弈,除非出现不和谐的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3 11:42: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7 23:13:00

由于要准备考研开始看些经济方面的书,并不能完全理会,不过我想:居安思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负责态度,尤其是对一个经济学家或者政治家,或多或少是他们在主宰这个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8 14:54:00

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这个泡抹会开始破灭,房价开始下跌,也希望不要太大的影响我现在的经济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30 16:38:00

精彩!好文章,博学精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18:51:00
是啊,官商结合,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草民,人民都是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3 09:38:00
治国之道:永远让你处于温饱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3 15:15:00

借宝地说句话.很佩服这个NIE的,不知在人大有不有机会去听听她的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5:14:00
许小年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4 19:47:00

期待中国的金融危机暴发,到时我再买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 11:58:00
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 20:52:00

但是政府和厂商之间的勾结,政府从保护之手变成掠夺之手,则只有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解决问题。我们在期待什么?我们仍在仰望星空......

无尽的悲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 22:10:00

。。。如果按照某学者的提法,上海未来的房价应该在若干年内涨若干倍,因为在1990年房地产价格最高的时候,东京一地的所有物业价值就已经超过整个美国,那么可以由此做个大胆的预测,用不了20年时间,就算上海比东京面积小一些,我们也可以卖掉一个上海,而买回来大半个美国。。。

一个泡沫里可以装N个大厦。

一个学者提出宇宙的进化是由一个泡沫到多个泡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15:23:00
记得青岛的杜世成倒掉的时候,报纸上的指责之一就是他说要维持高房价,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我想,他想说的是高的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15:54:00

好多房子就不是卖给中国人的 以后岂不是要出现国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4 21:18:00

许博士评述得很好,用数据说话。

许小年的基本逻辑——代表性的平均收入消费者应该获得平均资产或消费品——是成立的,他的计算我觉得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又作为利益的相关方,那制定出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公正吗?

看来政府还是只做政府吧!!!不要扮演太多的角色,否则最终还是害人害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8 12:04: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8 16:28:00

中国的房价就是太高了,比好多发达国家的房价还要高,这真是不符合中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好多人要为住房问题辛劳一辈子.而且也反映出中国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8 22:24:00
其实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谁也不会把利益轻易让出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9 10:26:00

关键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房地产与地方GDP直接挂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1 05:04:00
以下是引用eworker在2005-4-17 3:07:00的发言:

托伪之作,许小年已经出面澄清了。

好奇的Google一下,发现:

- 原文似乎是以《走入迷途的中国房价》为题,发在香港《明报》。 这个题目是谁起的?

- 《 全球财经观察》有如下报道: “许小年又因一篇“2月31日”发表在香港《明报》的《走入迷途的中国房价》署名“许小年”文章引人关注。不过他数日前对《全球财经观察》明确表示,这篇文章既不是他写的,他也没看过,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并称此为一桩“恶劣”事件” (来源:http://www.gfo.cn/ReadNews.asp?NewsID=39142

请知情者补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1 08:51:00
帖子好的不得了啊。。。。。。。。。虽然是老帖,,仍很贴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1 23:53:00

反正现在房价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2 12:33:00

中国人就是瞎胡闹,自己糊弄自己,自己出卖自己,最起码的商业伦理都没学好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3 19:30:00
ha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