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5134 22
2012-02-22
跟大家请教一下,关于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相关的间接相关的,
比如主体分散无效率、产品质量安全、产品供求对接不上买难卖难、假冒特产、产品价格波动、
游资炒作、流通渠道长、物流技术不高、损耗大等等,目前研究文献不少,但还是请大家说说,
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甚至根本原因在哪里?如果选一个根本原因,应该是什么呢?
到底有什么有效的机制或规制政策可以改善一下呢?
最近有一个研究课题想扩展一下思路,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2 09:19:32
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费用太高了,要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43:30
个人认为主要是交易成本太高了,包括信息获取成本、税收成本、物流成本等主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24:56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流通沒有系統管理,監管不嚴以及投機取巧及大環境的影響.主要還是沒有形成系統與ZF引導缺失.

其實在去看,就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發表了一個關於這個的文章,引用如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25:21
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三道题

物流业“国八条”政策中的第八条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我国,“三农”问题历来都不是小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单位是8亿农民组成的2亿个家庭,户均经营耕地面积7.94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生产单位。而这些最小生产单位的农业,却要面对由14亿人口组成的3.5亿个家庭消费单位和几千万个企事业单位。同时,中国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工业化程度又是最低的。根据有关资料,集体组织运销的蔬菜只占蔬菜总量的7.8%,农户联合运销的只有12.9%,自己运销则达到70.1%。
        “国八条”对农产品物流提出要求的背后反映的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农超对接差强人意、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ZF投入不足、政策不到位等等,而这些问题又同我国现阶段诟病较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息息相关。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三年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自进入2011年以来,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在“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争议中饱受诟病。
        近日,本刊记者邀请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定寰,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祁艳,以及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卫战就农产品流通体系展开点评,并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流通体系是落后,还是国情所致?
        CLPMA: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流通环节过多,不知各位怎么看。
        胡定寰:很多人都在谈目前的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过多,应该减少。但实际上,农产品流通存在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环节多少的问题,而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比较落后的。落后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流通环节中存在很多的浪费。我们曾做过调研,发现水果流通过程的浪费率达到了30%左右,而蔬菜的浪费率甚至达到了4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话,蔬菜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只有5%。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也能将这个指标控制在5%,那么我们能够多养活3亿多人口。
        虽然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浪费,但是我们同他们的浪费在结构上是不同的,我们的浪费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生产、加工、物流阶段,尤其是物流阶段,浪费更是惊人。而发达国家的浪费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的消费阶段。
        为什么我们的流通环节的损耗会那么大呢?就是因为农民的蔬菜种出来后,会卖给当地的经纪人,而经纪人又要到当地的农贸批发市场卖给收货人,这样一直下去,中间要经历5、6个环节,而每经过一个环节,成本就要增加,损耗就会出现。
        祁艳:现有农产品流通的环节的确过多。但这是由历史原因和我国的国情所导致的。在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下,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经历了生产者、购销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农贸市场、消费者等诸多环节。由于农产品的特性,在以上诸多环节中,在中国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条件下,无法保证每个环节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以果蔬为例,果蔬产地的冷处理几乎是个空白,原产地、加工地的保鲜库、储存库资源严重不足,中国农产品的冷链应用率远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的形态进入流通渠道,深加工、标准化、系列化、礼品化的产品线还未形成,在多环节的流通体系中安全性、新鲜度存在隐患,也大大增加了腐损率。由于农产品的特性,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不宜过长。而在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下,多渠道多环节也是造成腐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刘卫战:实际上,中国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是诸多行业中最高的一个。从农产品流通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不存在人为干预造成的流通环节过多或减少的情况。因此,中国众多、复杂的农产品流通环节是市场自然的、也是无奈的选择,其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而农产品流通的多环节则是由中国小农经济的现状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现状等决定的小流通造成的。
        CLPMA:既然流通环节过多,那现有的流通环节是否可以进行压缩呢?
        胡定寰: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的农产品流通不是现代化的,所以决定了目前的流通环节比较多,因此环节过多是同目前的流通水平有关的,单独讨论流通环节的多少意义不大。
        关于农产品流通环节是否可以压缩,这也同我国是否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是否采用现代化的流通渠道有关系的。有的人认为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既然交通、物流都能实现现代化了,流通为什么不能实现呢?因此,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采用了现代化的流通渠道,现有的流通环节是可以压缩的。
        祁艳:在我看来,要想使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盛满新鲜、健康、安全和营养,亦不是简单的流通渠道的压缩问题,中国农产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在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中国初级农产品的冷链升级、产业升级和新流通体系的建设以及冷链物流服务网络的集约化发展,才是中国农产品产业流通体系得以跨越式发展的破茧之路。
        刘卫战:流通环节的压缩比较难,但不是没有可能,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在收购环节,我们的交易方式是落后的,而日韩的拍卖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去改变。比如说在批发环节,目前我国的批发市场的规划是不科学的,同时全国的批发节点布局也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能改善的话,会对流通环节的压缩起到很大的帮助。还比如说零售环节,很多零售商的网点布局是不合理的,这也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因此,只要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流通环节是能够压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25:42
物流成本高,还是低?
        CLPMA:这段时间以来,也有观点认为,在“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矛盾中,物流成本是造成这一矛盾的“元凶”。各位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祁艳:至少我不同意。现在一些媒体通常将农产品流通成本和物流成本合二为一。实际上,传统的物流成本包括仓储、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以及能源(电费、燃油费)、人工、设备折旧、信息化建设,这都是企业的刚性成本,此外高额路桥费、城市通行费、罚款是企业不可控成本。而在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冷链物流网络中,企业的刚性成本是没有压缩空间的。而流通成本除以上涉及到的仓储、运输费用外,还包括各个分销环节的费用,比如分销商的租金、进入(卖场、超市)渠道的费用(目前在15~25%不等)、目标利润等,每多一个环节,以上费用就要增加一次。因此我想说的是,高的是流通成本,而不是物流成本。而事实上,从我上面已提到的我国蔬果、水产品和肉类的冷链应用率和运输率来看,绝大部分易腐农产品是在常温下流通的,由此产生的腐损、腐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损失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最大隐形成本。
        刘卫战:物流成本是否过高,不能一概而论。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储存,因为很少涉及大规模的储存,所以这个环节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成本上升。毕竟,绝大多数农产品在生产出来后,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完毕的。当然,有一部分反季节的产品是要在冷库中进行储存的,这的确会造成物流成本的上升,但这些产品的占比并不大,因此,总的来说,相对销售价格,农产品的储存环节其物流成本并不高。
        但运输的环节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相对就要高一些,尤其是低附加值的普通蔬菜,本来价格就低,再加上路桥费、油耗、人工、罚款等等,物流成本相对就要高一些,基本上占到了总成本的60%左右。但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在干线运输的过程中成本并不高,高的地方主要还是来自于前后两端的集约过程。而且,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社会运行高成本的被迫转移,如油价,交通费,罚款等。可以说,农产品物流实是社会运行高成本的受害者。
        胡定寰:之所以认为物流成本高,这也同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很大的关系。比如说,眼下争议比较大的批发市场应不应该存在的问题,批发市场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尽管我们目前的批发市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却存在着局限性。其中最大的一个局限性就是它会造成流通的时间很长。通常一车苹果从山东运到北京的新发地再卖掉的话,就需要3~6天时间。这一切都会对抑制通货膨胀会起到副作用,亟待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