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蛋白出核转运机制和聚集物影响因素的研究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 HD),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首先由George Huntington在1872年时报道,其临床特征为三主征:运动异常、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1993年HD致病基因成功克隆,被命名为IT15基因,正常人该基因的1号外显子内多态性三核苷酸[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的重复数低于27次;当CAG重复次数介于27到35次之间时其本人不发病,但子代的CAG重复数有可能进一步扩增导致发病,尤其是在父系遗传的情况下;介于36到39次时为不完全外显状态,即患者可能有症状也可能完全无症状;当CAG重复数大于40次则为完全外显。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HD具有家族性、致残性、致死性和终生性的特点,患者多在患病后12到15年间死亡。
其病理表现主要是细胞内聚集物形成,该聚集物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但也可见于神经突起内,这可能与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 polyQ)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亨廷顿蛋白(huntingtin, htt)出核困难有关。近年来关于ht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