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门德尔松——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知识分子家庭中,一生过着舒适而安稳的生活,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幸福的音乐家”。他将古典主义的严谨质朴与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相结合,运用纯器乐的形式歌唱出柔美动听的声音,首创了钢琴小品——《无词歌》这一音乐体裁。
全套《无词歌》共分八集,每集6首作品,描绘了门德尔松1830年10月开始,赴意大利、瑞士、苏格兰等欧洲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作品内容丰富、曲调鲜明、题材广泛、手法简洁、织体淳朴以及和声清晰,且语句中透着歌唱性,是门德尔松创作风格与创作特点的重要体现。
本文以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为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门德尔松及其钢琴作品的概述,主要介绍了门德尔松的人生经历与不同时期钢琴作品的创作形式和内容,此章的阐述为演奏者理解作品《无词歌》的内涵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章: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无词歌》的艺术特色,通过介绍《无词歌》产生的背景、音乐特征以及演奏特点,使得演奏者更加深刻地体会门德尔松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第三章:《无词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