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央行和银监会就重启资产证券化具体实施方案已达成初步共识,多家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
新一轮资产证券化试点。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约为500 亿元,重启试点将有两大方向,一是扩大试点银行范围,二是
扩大试点资产的范围,监管机构有意将资产证券化范围扩大至中小企业信贷、涉农信贷、信用卡和地方融资平台等领
域,此前试点资产大多为大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
重启资产证券化将有助于缓解银行再融资的压力,并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为银行提供了除股权融
资之外的另一种的核心资本补充方案,有助于缓解银行中长期再融资压力。同时,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有
效手段,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使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结构得以优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得以及时获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得以缓解。
资产证券化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为银行业转变经营模式提供了契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银行将贷款类资产批
量转让给受托机构进行证券化,有利于银行加快从贷款持有性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尤其是风险管理较强的银行其
角色将逐渐向贷款批发商转变,而资本实力较强、负债基础较好的银行将演变为信贷资产接收方。
参与上两轮资产证券化的银行,如建行、国开行、工行、兴业、浦发、中信等银行此次最有可能率先发行资产证券化
产品。第一轮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包括建行和国开行,第二批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包括工行、兴业、浦发、中信。我
们认为,已参与过前两批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此次最有可能率先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重启资产证券化主要风险在于基础资产选择和产品流动性。上两轮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基础资产大都为优质公司贷
款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小。但此次监管机构鼓励以中小企业信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作为资产证券化
的基础资产,风险相对较高,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从上两轮资产证券化试点来看,一级市
场需求疲弱,二级市场流动性很差,使得发行的几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只能在银行间互相持有,这样不能启动缓释风险
的作用。一旦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大规模违约,最终承担损失的仍然是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