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必读建筑十项新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
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
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
经过渗入 (粗粒土)、劈裂 (细粒土) 和压密 (非饱和
松懈土)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
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
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
(2)技术目的依据地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
运用功用(抗压、抗拔) 等
要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
主要技术目的为:浆液水灰比: 地下水位以下0.45
—0.7,地下水位以上0.7~0.9
最大注浆压力:软土层2 MPa,软土层4
—8 MPa,风化岩10
—16MPa.
注浆水泥量: G
c=αpd(桩端)+
αsnd(桩侧)
αp=1.5
—1.8,,
αs=0.5
—0.7n—桩侧注浆断面数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