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夫之的元气学说 ——“气者理之依”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着重阐发了张载的“知太虚即气则无无”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作为物质实体的“气”范畴,进行了哲学意义的规定,进而把朱熹的“理本气末”的观点扶正过来,对理气关系问题作了明确的唯物主义解释。 首先,王夫之把元气本体论思想发挥得相当完善,他明确地提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他看来。客观世界的物质始基是“气”或称“阴阳二气”,它充满整个自然界,从浩浩的天空,到无垠的大地,都为“气”所弥漫。太虚(即空间)是物质(气)的存在形式,这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气)统一性。 王夫之又指出:由于气的变化有“隐”有“显”。“显”有形象,人们承认它存在,“隐”则无形,人们就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正是针对佛老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他说:“视之而见,听之而闻,则谓之有;目穷于视,耳穷于听,则谓之无;功效可居,则谓之实,顽然寂静,则谓之虚。故老氏以两间(天地)为橐 签(风箱),释氏 以法界(万有)为梦幻。知有之有而不知无之有,知虚之虚而不知虚之实,因谓不可居而有为妄。”(《张子正蒙注乾称下》)老子主张“虚无”的“道”产生天地万物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