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资源名称:全国各省 31个省份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时间跨度2011-2023年
测算方法:熵值法进行体系指标测算
指标体系构建: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大角度构建,具体如下:
(1)数字化基础设施:
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地区常住人口数
移动电话设施规模: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万户)
长途光缆线路长度: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万公里)
互联网宽带接入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地区常住人口数
网页数:直接数据
域名数:直接数据
(2)数字产业化:
信息软件业就业人员占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人均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地区常住人口数
移动电话普及率:直接数据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直接数据
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直接数据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直接数据
(3)产业数字化:
二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科技创新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一.融指数:直接数据
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比重:直接数据
电子商务销售额:直接数据
每百家企业拥有网站数:直接数据
快递量:直接数据
其他数字经济资料大全一份
2000-2022年各地级市数字经济指数(原始数据+测算结果+测算代码)
时间跨度:2000-2022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测算依据:借鉴了刘军等(2020)的构建思路,结合城市层面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两方面对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互联网发展”的测度,参考黄慧群等(2019)的方法,采用互联网普及率、相关从业人员情况、相关产出情况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作为测度指标;“数字金融普惠”的测度采用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编制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具体指标包括:省份、地区、年份、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从业人员占比、人均电信业务总量、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