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芦苇秸秆为缓释碳源的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效能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由于C/N低,深度脱氮处理过程中需外加碳源,这使得处理成本出现上升且易造成二次污染。芦苇秸秆作为常见的农业废弃物,通过反硝化效果、使用成本、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分析,选择将其浸泡缓释碳源、利用浸出液作为外加碳源用于反硝化滤池的深度脱氮过程,不仅可以实现芦苇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也能就地取材降低农村污水的处理成本。
本文通过静态释碳实验、三维荧光、分子量分布等前期实验,选择未经处理的芦苇秸秆作为缓释碳源材料。选择其缓释浸出液可生化性较好的三个阶段分别作为外加碳源,以醋酸钠为对照在实验室搭建了4个反硝化滤池。
分析了最佳HRT和最佳碳源投加量。在保证COD不超标的情况下,HRT为1h、COD投加量为150mg/L(即C/N=5)时,以芦苇秸秆缓释浸出液为碳源的反硝化滤池保持了最佳的NO3--N去除率,三个浸泡阶段的缓释浸出液作为碳源时脱氮效率差别不大,NO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71%、73.01%和79.30%。
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对反硝化滤池内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测序,从细菌属的层面发现了多种常见的反硝化菌属,且总丰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