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5-1 18:31:39
再加一篇:
浙江大学的评选、投票和信息公开

  作者:受压迫者

  本文以最近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生的两件事为例。本文的标题可能有点标
题党,因为这两件事发生在浙大参办的独立民办三本院校而不是浙大。但其实城
市学院就是浙大,这是前几天浙大职称主管部门讲的。因为城市学院的管理层是
浙大派人来的,浙大的作风一并带来了;多少年来以浙大城市学院为单位发表的
论文,都被浙大笑纳为自己的一部分了;城市学院教师的职称,都由浙大“邀请”
私下委托浙大发证,虽然有非法嫌疑,但国家教育部和浙江教育厅都违背自己文
件明文规定放任之,因为浙大讲了,城市学院是浙大的一部分(法律上是独立但
浙大不认可这个法律事实),跟全国其他独立学院是不同的;浙大好多招生方面
的“运作”(本和研),也是通过城市学院这个平台进行“操作”的。这样,城
市学院是浙大众多校区中的一部分。所以下边这件事记在浙大头上并不冤枉浙大。

  一是前几天人大代表选举的事。城市学院校区提名了两名候选人,一名是城
市学院管理层代表,一名是教师代表。12月20日广大学生和部分教师投票的结果
是:即便按照组织者的统计规则进行统计,两名候选人都没过半数支持。所以马
上在21日对这两位候选人重新进行了第二次投票选举,这次应该是符合法定人数
要求了吧,按你们的选举方式,呵呵。选举投票的票数记算规则象我这样的普通
人是学不会的,能不能给我个简单数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投票(包括那些被计
为废票的),其中投了支持票的有多少?(我指的是第一轮,第二轮当然是高票
当选了,呵呵,选民政治觉悟一夜之间提高了嘛。)

  二是前一阵被部分媒体揭露的隐瞒肺结核病情事件。据媒体报道,城市学院
官方承认第一例病情出现在10月21日。但是,普通教师知道这个事已经在11月底
了,因为病例多了,瞒不住了。而且,那么长时间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了嘛。
所以,就是按官方说法,这个事情也瞒了1个多月。

  前述两例关于投票、评选和信息公开的作风,与浙大职称评审的作风有点相
似啊。这里的职称评审,既包括浙大的自评,也包括对校外特定关系户发证前进
行的所谓“等额评估”程序。

(XYS201112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18:35:32
我感觉陈老师如果不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正的话也不会打人,在中国,高校评职称就是讲人脉,与学术水平几乎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18:41:05
ydhydh2002 发表于 2012-5-1 18:35
我感觉陈老师如果不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正的话也不会打人,在中国,高校评职称就是讲人脉,与学术水 ...
如果一点都没有关系的话这个学校必须是足够垃圾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10:28
楼主是当事人学校或一个单位的吧,否则怎么会知道那么的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17:30
个人感觉现在的体制算是比较公平的。比如高考,很多人觉得高考扼杀了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中国再也不可能出现数学零分还能去读清华的某位前辈,但现在的中国, 如果不是高考,怎么出人才?都靠拼爹?个人认为,我们的高考是当今中国最公平的一种体制!或者说是当今中国唯一完全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分数不够,哪怕一分,不能上就不能上,如果取消了高考,后果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

讲到大学评职称,也是同样道理。没错,现在评职称的条件就是论文和奖项,当然,如果没有论文,但弄一个诺贝尔奖肯定可以评上教授,问题是到现在为止,中国人(以在大陆工作为限)还没有人在自然科学类获得过!论文也是相对公平的,没有过硬的论文也能评上教授,中国的大学会怎么样?那才是靠关系就可以了,关系不是靠实力,靠的拍马屁!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无论高考或评职称,都有不公平,但能否找到比现有政策更公平的方式?个人认为,这是当今中国最公平的政策了,基本上不需要拼爹,只要实力强了,自然就能过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23:10
很详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27:48
harrow 发表于 2012-5-1 20:17
个人感觉现在的体制算是比较公平的。比如高考,很多人觉得高考扼杀了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中国再也不可能出 ...
客观上讲研究生入学考试比高考公平。高考是名义上公平而实际上公平。而考研是名义上不公平(各种后门和关系)实际上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41:36
清晨朝雨 发表于 2012-5-1 20:27
客观上讲研究生入学考试比高考公平。高考是名义上公平而实际上公平。而考研是名义上不公平(各种后门和关 ...
这个观点不太赞同啊。高考在中国算是最公平的了,一切以分数为准,虽然可能出现一考定终身之类的,大学的录取也是以分数为准,同时以分数和志愿调配专业。而硕士考试,虽然也是分数为准,但现在的硕士,985大学保研的占多数,能放出来考试录取的只是极少名额,211的还好点,对于普通二本学生,想考研就比较困难了,当然了,为啥当年高考那么差而进入二本?这个怪自己的能力不行。
至于博士,大家都知道,考的不仅仅是分数,关键是人脉和导师的关照了,大家心照不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46:09
harrow 发表于 2012-5-1 20:41
这个观点不太赞同啊。高考在中国算是最公平的了,一切以分数为准,虽然可能出现一考定终身之类的,大学的 ...
考博士是最黑的。对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分数基本没有丝毫用处。导师只要招你就稳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51:24
刊物发论文如果真的搞“盲审”也许公平,但事实上不可能的。
象浙大学报的哲社版,是较早倡导双向匿审的,事实上哎,它这个盲审的意思是不审论文水平,只审作者和关系,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54:36
政治经济法学 发表于 2012-5-1 20:51
刊物发论文如果真的搞“盲审”也许公平,但事实上不可能的。
象浙大学报的哲社版,是较早倡导双向匿审的, ...
看来LZ投浙大学报被整伤心过。学报的那帮编辑真不好怎么评论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0:55:47
无法了解真正的内幕啊。。但肯定不该是爆出来的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17:00
有意思的分析,比较系统,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41:03
楼主头像是本人吗?好靓啊,有点像洪金宝,又有点像孙燕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43:43
政治经济法学 发表于 2012-5-1 20:51
刊物发论文如果真的搞“盲审”也许公平,但事实上不可能的。
象浙大学报的哲社版,是较早倡导双向匿审的, ...
它这个盲审的意思是不审论文水平,只审作者和关系”——这是什么意思?看不明白。如果是说盲审形同虚设或是骗人的把戏,倒是好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48:33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2-5-1 21:43
“它这个盲审的意思是不审论文水平,只审作者和关系”——这是什么意思?看不明白。如果是说盲审形同虚 ...
不好意思,让你误解了。我说的意思是刊物所吹的“盲审”事实上就是“瞎审”,而按本来意思“盲审”应该是“匿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50:00
清晨朝雨 发表于 2012-5-1 17:55
转载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2305-565371.html
在科学网上看了很多人的博文和评论,大家对高校里 ...
这个人只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说事,根本不值一驳。也懒得打字驳T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1:54:14
政治经济法学 发表于 2012-5-1 21:48
不好意思,让你误解了。我说的意思是刊物所吹的“盲审”事实上就是“瞎审”,而按本来意思“盲审”应该是 ...
英国的《自然》能发中国大二学生的论文。如果那篇论文投在中国刊物上,后果就不用说了。这就是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2:21:41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2-5-1 21:54
英国的《自然》能发中国大二学生的论文。如果那篇论文投在中国刊物上,后果就不用说了。这就是区别。
中国的刊物也能发英国的大二学生的论文啊。因为他是用英文写的。想到一个笑话:一个美国人说中国人没有自由,因为他们不能骂最高领导人。美国人说自己想怎么骂布什就怎么骂布什。中国人很不服气,说:“不就是这点本事吗,我也能骂布什Bull-*****.也没见你的自由比我的自由自由到哪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09:50:19
希望搞科研的人,要将科研作为首位,职称的别看得那么重,同时也希望相关管理部门,不要以职称等来评价一个科研的人。要以有利于科研发展的方式鼓励科研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09:52:58
晓湖 发表于 2012-5-2 09:50
希望搞科研的人,要将科研作为首位,职称的别看得那么重,同时也希望相关管理部门,不要以职称等来评价一个 ...
27岁的想法跟47岁、57岁的不一样
请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09:57:45
我想个中缘由我们这些局外人还不是很清楚吧!不过现在的情况确实是晋职称太难了,更多时候是领导的一句话呀!没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09:59:13
现实社会确实是这个样子。所以希望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这样不利于科研的发展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0:03:11
嗯,现在确实是评职称太难的缘由吧,每个科研人都在为了职称而职称啦!还是埋头做好自己的科研吧!无语及无欲,都是太难的事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0:08:08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0:11:03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0:26:42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2-5-1 15:30
同意。在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还是应该看看资历,毕竟陈年龄那么大了。
同意。毕竟陈也是堂堂武汉大学的副教授,不会因为水平真的不行而去报复评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2:33:55
这反映了高校职称之战带来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2:44:02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2-5-1 15:26
楼主似乎就是项焱本人或其亲友,因为对这事不是一般的关心,而且了解得也不是一般的详细。
不能这样胡乱猜测的。。。。。人家只是比较有钻研精神,懂得自己分析,而不是偏听偏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12:44:33
jamesuibe 发表于 2012-5-1 17:46
请问21楼。“教学类奖级别拿得高的人,或是数量拿得多的人,缺乏基本学术诚信。”我没明白,教学奖这玩意不 ...
这跟学生评教无关,能评上的基本上是领导+领导的亲信

就像教代会==基本上领导会一样,老师代表基本是点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