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每热议的中等收入陷阱之说,是个伪命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提出和分析这个理论的人本身站在发达经济体立场上,而且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没有考虑到与之攸关的政治上的问题,不管是大国博弈还是国内两极分化,都应该划入到中等发展水平国家进一步崛起所应考虑的范畴之内。而这个陷阱往往无解的原因,是学者没有或者不想突破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包括一定程度上抑制自由主义过度发展,和采取非常规手段改变地缘关系和利益格局。从历史上看,没有那个大国的崛起不需要经历地缘政治(甚至军事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在以往,动用军事手段强制改变利益分配常常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备手段。这也是“中国威胁论”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从当代变化比较明显的国家来看,日本和韩国是现有全球体系下对抗中俄的战略需要,必须保持繁荣稳定,而且其自身的军力也在美国的严密控制之下;德国则是在欧陆一线平衡大国关系的需要,而且德国本身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后院国家,其自身国土面积较大,但并不存在直接平衡他国力量的战略需要,而其自身发展壮大后,很可能形成新的地区霸权,所以巴阿两国只能是“受限发展”。而美国学者将巴阿困境归结为“中等收入陷阱”,自然有隐藏重要因素的目的,而其一再推崇的自由主义,在没有外部资源进补的情况下,必然拉大国内收入差距,影响稳定并限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但并不是说只有战争才能改变一些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这种窘境,现存体系的动荡或危机同样可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突破瓶颈的良机,这也是为何在08金融危机后“金砖四国”大放异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