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保藏管法保藏条件探究及优化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这些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及食物中毒。因此,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所有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必须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标准菌株的对照试验作为判断依据,因而这些标准菌株的保藏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几种菌种保藏方法(如定期移植法、矿油封藏法、沙土管法等)都各有局限性,不能同时满足不同菌种的保藏要求,而且有的菌株保藏时间短至1个月,需要频繁传代;有的方法对保藏设备和技术人员要求高而实验室又无法满足相关要求。
菌种保藏管法是一种以磁珠为载体的新型保藏方法,操作简便、设备要求较低,比较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室日常使用菌株的保藏要求。但是,该方法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足:如某些苛养菌(厌氧菌、弧菌属等)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和保藏方法进行保藏出现了菌种变异、退化,甚至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
本研究主要尝试通过菌种保藏管法对本公司常用的标准菌株(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