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资料
制冷技术是为了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因此,制冷就是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按照制冷所得到的低温范围,制冷技术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20K①以上,普通制冷;  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  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注①: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       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273KGWP:温室效应指数,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危害的程度;ODP:臭氧层衰减指数,表示物质造成臭氧层破坏危害的程度;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流体,按化学成分,主要有三类:无机物、氟利昂、碳氢化合物。为了书写和表达方便,制冷机符号有字母R和后面的数字、字母组成。无机化合物符号为R7( )( ),括号中填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如二氧化碳CO2,用R744表示;一氧化二氮N2O,用R744a表示;氨气NH3,用R717表示。氟利昂和烷烃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