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752 4
2012-05-25
大家都知道  消费函数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自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引领江山几十年以来,各种针对绝对收入假说的 批判收入假说的 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 消费函数的历史,然后大家指点江山。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建立在三大心理需求假设之上,对时点数据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对时间序列的数据解释不足,因此库茨涅兹对此考察了美国居民二战之后的消费函数的时间序列,提出了库兹涅兹之谜。之后 杜森贝里重新塑造了消费函数,利用消费行为的可逆性和消费者偏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的著名特点就是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再往下就是新古典宏观综合派和货币学派的消费函数了,莫里蒂亚尼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LCH 很好的在时序的问题上解释了凯恩斯的短板,利用财富和收入的两个变量而不是凯恩斯中单纯的收入,解释了库兹涅兹之谜,然后弗里德曼也做了一个永久收入假说来解释宏观经济学的消费函数。但个人感觉好像和LCH 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主要内容就是收入可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然后利用预期,收入平滑化。霍尔的随机行走模型感觉就是一维的布朗运动,就是xt=xt-1+v.   然后我能想到的 就是带有Crra相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的预防储蓄假说..还有流动性约束假说,再往下就是曼昆的 了蒙塔 假说.   后面的那几个函数  希望大家一起同心协力,一起完善 交流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5 08:23: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5 11:16:03
好贴,怎么没人讨论。

所有的消费理论就是围绕一个“消费倾向”在做文章,各有千秋,对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适用性,像中国与美国就不同,一个消费快速增长,一个则较为稳定, 消费的分析方法一定不同,凯恩斯之后,不管是库兹涅兹、莫里蒂亚尼还是弗里德曼,他们都把理论的分析微观化了,拓展了消费理论的同时,也给消费理论带来了更多的非议,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应该说是一种渴望进步的尝试,年龄、财产、收入组成,消费倾向的形成可远远不止这些,所以这些细化的理论极有可能迎合甚至是适应了某些地域、民族特有的消费倾向,但无法形成通论,消费量是个依仗收入量的半个外生变量,而消费倾向是个内生变量,最终还是源于人们思想的变化,所以危机感、优越感、宗教、乐观、冒险精神,都会对消费倾向带来很大的变化, 所以如果用计量的方法得出消费倾向, 明显还是凯恩斯的消费倾向递减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对于生命周期理论, 金砖国家明显不适应,一个城市化进程就能改变他的结论。
    对于正走向发达的国家,  城乡双向一体化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持久收入假说, 对于半数农民的中国,可能适用吗?
    ……
    所以,要研究消费,不能一味的研究收入,如果真的想与实践结合,应重点放在人们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的培养上,ZF用能力利用资源特性、地域、文化等,将主要群体影响成为具有哪类特性消费倾向的人群。
    消费倾向的得出最好还是从计量中,而不是理论中,他的应用最好还是在中短期,而不是长期。
    二战前后的长期消费倾向也许波动不大,但现在的社会进步速度,一定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最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二战前后的生产商,多是在考虑如何资本积累和增产,而现在呢,经济世界更多的是在绞尽脑汁地挖掘人们的消费意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5 13:45:33
消费这个变量是很难用初等数学函数说明问题的哟 只能近似 那必然有争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23:07:09
消费倾向参数,的确是个很难以把握的一个变量,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经过控制理论,传递函数模型的化简,效果会更加的清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