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和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夕,有机会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人民日报》的广大读者直接谈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如俄中两国合作伙伴前景,在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遭遇严峻的世界和地区安全挑战、国际法准则遭到的擅自解读的企图、经济与金融动荡的当今世界里俄中两国关系所起的作用。
所有这些问题在一些主要的国际论坛中都会被提及,它们也是高级谈判中会被着重探讨的议题。我相信,对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协商和合理的做法会占上风。最重要的是,现在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任何一个经济和国际关系专家都已经意识到,在缺少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在不考虑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利益的情况下,任何的国际问题议题都无法讨论和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国都意识到了自己对继续发展俄中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负有共同责任,意识到了我们两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和地区机构中通力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对即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个领导人进行会晤充满期待,同时我也希望由中国成功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此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能够取得丰硕的工作成果。
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间新型关系的典范,我们两国间没有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成见。这就意味着俄中关系非常稳固,不受当前局势的影响,这一点在当今这个明显缺乏稳定和相互信任的世界里显得异常可贵。
2008年至2009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各国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倾听,联合执行协调一致的政策是多么的重要。基础设施与能源合作项目、大型的订单与合同、国家间相互投资成为我们两国和工商界战胜挑战、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为众多企业提供机遇的重要资源。
2011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835亿美元,现在我们的中期目标是在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两国目前贸易额的发展速度表明,我们的目标将会提前完成。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通过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来优化双边贸易的结构,提高它的质量。我们具有做到这一点的客观条件:两国的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市场对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在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在建立密切的工业合作方面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愿意在民用航空制造业、航天业和其他高技术行业积极推动大型的合作项目,同时在俄中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和经济特区等领域开展合作。我认为,我们还要讨论两国成立真正的科技联盟,包括建立连接两国企业、科学、设计和工程中心的生产与创新链,共同开发其他国家的市场等等。
我们还应当为双边经贸关系的金融与投资基础设施“建造现代化的大楼”。显然,在两国进行双边贸易、投资和其他商业活动时应当更加积极地发挥两国已通过的关于本国货币结算的协议,使我们避免各类货币风险,提高卢布和人民币的地位。
我要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对话具有战略意义。我们的合作项目切实改变了全球能源市场的整个格局。对于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提高了能源供应来源的可靠性和多样性;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意味着向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开创了新的出口销路。
在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中,我想说说俄中石油管道的投产,该管道去年共提供了1500万吨石油。我们签署了向中国供应能源的长达20年的合约。2011年,俄罗斯向中国市场出口的煤炭总额达到了1050万吨,并且制定了共同开发煤田的计划。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够大量出口至中国。
俄中两国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在俄罗斯的参与下,中国建成了田湾核电站一期,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核电站为中国最安全的核电站。去年在俄罗斯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的实验快中子反应堆投入使用。因此,中国成为继俄罗斯、日本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类似技术的国家。铀浓缩工厂第四期工程提前结束。我们希望,俄罗斯能与中国在田湾核电站第二期和接下来的各期工程中继续合作,也希望俄罗斯能够参与中国的其他能源项目建设。
俄中关系的动力和源泉是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我们的“国家年”和“语言年”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中国“俄罗斯旅游年”手中。我相信,明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旅游年”将也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我认为,现在已经是时候制定发展俄中人文合作的长期发展规划了。
当然,在此次访华过程中我们还将讨论迫切的国际问题,其中包括战略稳定、裁军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问题,应对威胁两国稳定发展、两国居民生命安全和生活水平的挑战,包括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等。
俄罗斯与中国在所有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几乎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责任、忠于基本的国际法价值观等原则,以及无条件互相尊重对方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制定共同的战术和战略,促进国际社会建设性应对最棘手和迫切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中东和北非、叙利亚和阿富汗局势、朝鲜半岛问题和伊朗核计划。
我想再次强调,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巩固地区和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致力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巩固两国的合作关系,去年该组织成立满十周年。
我恰好是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时间充分证明,我们当初将“上海五国”转变为正式合作机制的选择是正确的。
目前上合组织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多边组织。当然,上合组织的巨大潜力还有待全面发挥。回首过去,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上合组织获得了崇高的威信,它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日益提升。
上合组织为国际政治做出了许多新的、有益的贡献。首先它提出了以各成员真正平等、相互信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观、传统和谋求共同发展为基础的伙伴关系模式。在我看来,这种理念以最好的方式反映了多极化世界的基础、唯一有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合组织及其成员国的努力、他们与众多外国伙伴的合作极大地打压了地区性恐怖活动。但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恐怖活动的挑战日益复杂,形式也越来越多。恐怖、分裂、和极端分子不断翻新破坏行为、招募武装分子,并且扩大了资金来源。
所有这些都要求上合组织在保障安全、有效发挥合作机制等问题上发挥潜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此次峰会上我们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批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3年至2015年合作纲要》,《上合组织关于应对威胁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事态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机制条例》修订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