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6-10 21:07:38
太常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1:19:4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1:24:46
正常正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2:23:25
最近做文献综述,那些往日仰望的星空啊,原来都干过这些事情的。输入一个伟岸的名字,发现连续的一稿多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2:32:21
木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2:39:09
准确说是一稿多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2:41:22
正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2:48:09
喀嚓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3:11:41
急于出成果,但从事科研工作就应十分谨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3:17:15
管事的人没有说, 不管事的人瞎得瑟。 无聊之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23:44:30
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4 11:56:48
就应该这样。这才对。凭什么你们审稿慢我就不能一稿多投,谁规定不能一稿多投了。我没抄袭没偷别人的,为什么不能一稿多投?我都不知道你审稿时间,我们为了应付毫无意义的评职称 毕业学分,我着急了,我等你们尽快给个审稿结果,我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我请不动你们,我只能一稿多投,那个快哪个先给消息发哪个。这不是我的错。这叫不符合学术道德?啥叫学术道德。你们审稿慢,你们一天上俩小时的班,或者一周根本不去壹次办公室审稿的,这叫符合尊重学术?尊重科研创作人员?有的审稿都能一年两年的,扯犊子呢这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6 08:51:46
南方金融、武汉金融、投资研究,都是核心期刊啊,这人太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2:59:35
前段时间翻民国旧刊物,《燕京学报》没明确要求不能一稿多发,只提出,若稿件已在其它刊物发表,将不能给予稿费。
想想当时的决定还是人性化。
目前学界最需解决的问题,是抄袭剽窃,而非一稿多发。当然,若是有意多次一稿两发、甚至像网上暴光的四发五发,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期刊审稿周期普遍较长,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稿多投的经历。兼之高校论文主要认定C刊,所以,多数一稿多发的情况是:先被某家小刊物因主或客观原因发了,后来又在较牛的刊物上再次发表。这种现象,倒是值得同情,因为根本原因在于当下的评价体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13:29:28
雷人,不过人家单位不像学校和学者那么注重名声,估计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进中国知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