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用户名:peturn
学历:硕士研究生
就读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业名称:数量经济学
就业行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薪资待遇:30W+
我的经管成长历程:
1、关于学业的说明:本人理学学士(计算数学)+数量经济学,FRM、CFA Level3 candidate。理学+经济、金融的组合对逻辑思维和自学能力是个很好的铺垫,这点后来还将讲到。
2、关于职业生涯:5年前,本人原本只旨在博士+研究者的生涯,后来转向应用,也就放弃了博士入学机会,转向商业银行,有幸进入某国有银行一级分行信贷审批部门,能够在这类部门得到锻炼,当然那时候的薪酬确实很低,不过国有银行有如下优势:
a国有银行时的环境,相对轻松,空闲时间多,当然,前提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效率高;
b国有银行真是藏龙卧虎,牛人一大把,且从不显山露水;
c国有银行的训练相对规范。
加上一点数理逻辑思维,使得本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快速培养出找出风险因素的能力,并对风险事件可能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积累,白话一点,就是面对一个复杂现象时,不仅仅只会提出问题,还会分析问题因素何时会成为问题,继而回答如何解决问题(当然后一条我还很欠火候)。因此,在国有银行的日子,虽然工资不高,不过我有幸从事审批、行调,制度制定等等相关的工作,能够在积累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培养一点点敏感性。
此外,FRM跟CFA前两级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空闲时间稍多,但是很宝贵,不容浪费的,^_^。
3、关于转做投行的说明。前面说了,目标已经转向实用,因此,本人想在35岁以前,既学以致用,又丰富见识,因此转向进入投行领域,当然是卖方,前述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吸收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与原有经验的组合,又能够丰富视野,加深对金融的理解,何乐而不为。
以上是我对这5年经验的一点小结,有些琐碎,只想告诉大家,金融不仅仅停留在书本,金融也是实业的一环,实业是复杂的,多维的一个系统,因此对视野、思维的培养,对成为合格的金融业者应该是必须的,而且这一过程也是长期的、痛并快乐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