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TPG合伙人“空降”李宁 英国《金融时报》
徐晓瑜 香港,
桑晓霓 香港报道
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已派遣一名合伙人进入身处困境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Li Ning)的管理层,显示这家美国私募基金对中国中产阶层消费的押注出现不妙的苗头。
曾任戴尔(Dell)韩国董事总经理、2006年加入德州太平洋集团的金珍君(Kim Jin-goon),于周四被任命为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与创始人李宁共同执掌该公司。李宁公司同时宣布行政总裁张志勇离职。张志勇自1989年李宁公司成立时就加入了这家公司。在找到新的行政总裁之前,身为主席的李宁将兼任临时行政总裁。
上月宣布全年利润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的李宁公司,是德州太平洋集团对中国中产阶层消费支出增长所作的押注之一。另外,德州太平洋集团还投资了中国中低端鞋类零售商达芙妮国际(Daphne International)、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China Grand Auto)等一些企业。
德州太平洋集团投资的这三家企业都受到了消费者支出下滑的影响,但李宁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产品积压太多。”一名知情人士表示,“2009年,渠道中有30%的多余库存,而今年,消费增长一个月比一个月缓慢。”
李宁的困境备受瞩目,其股价不断走低,而与此同时,德州太平洋正面临敏感时期。该集团正试图为其最新的亚洲基金募集40亿至50亿美元资金,而目前基金募集的主体是一些本地基金,其中许多的经营者是太3子3党3或内3幕3人3士。
德州太平洋2009年投资达芙妮之后,金珍君带领达芙妮走出了困境。金珍君表示,他在达芙妮的两年间(2009年至2011年),达芙妮股价上涨了4倍,销售额增加了50%。
金珍君在李宁的首要任务是清理存货。这些库存大部分集中在第三方分销商手中。减少库存的主要方法是将旧库存转移到折扣店,以极低的折扣价出售。金珍君表示:“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即便会减少今年的营业收入和收益也在所不惜。”
李宁公司也放弃了进军海外的野心——该公司从2007年起实践这个想法,并在美国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金珍君表示,从现在开始,李宁公司将把精力集中到中国市场上。
李宁周四宣布管理层变动之后,股价一度大涨11%。该公司在公布去年净利润下降65%,并发布了一系列利润预警之后,股价曾经跌至6年低位。
但一些分析师对德州太平洋改善李宁运营情况的能力表示怀疑。
Piper Jaffray资深消费行业分析师Alfred Ying表示:“金珍君在达芙妮期间该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但那主要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经济环境改善。经营方面的实际变革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
德州太平洋今年1月购买了李宁公司价值5.61亿元人民币(合88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如转换成股票相当于李宁12%的股份。金珍君表示:“德州太平洋对李宁的投资着眼于长期,因为走出困境需要多年的努力。如有必要,我们将向该公司注入更多资金。”
译者/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