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7-10 08:01:14
tsp8001 发表于 2012-7-9 18:23
要深度解析中国的货币政策,得找那些货币委员会的专家,可能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吧。
最好去找国外的专家,因为他们的相关利益关系没那么强,并且旁观者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8:02:39
muniaoyu 发表于 2012-7-9 16:31
别捕风捉影了,只是想保八而已,你还真以为有什么困难了
别自欺欺人了。难道保八的后果还不够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04:22
hhj 发表于 2012-7-10 08:01
最好去找国外的专家,因为他们的相关利益关系没那么强,并且旁观者清。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20:09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26  按理,前期扔了4万亿,就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的,应该是更好的。现在就怕,这个4万亿,致使现在的问题更重 ...
这个四万亿投资到了哪里是个问题,大部分都进去了房地产领域,现在房地产泡沫濒临破碎,四万亿白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43:34
hhj 发表于 2012-7-9 22:41
放松银根?如果真心想搞经济的话,它应该放松垄断行业的管制,因为这些行业里面有大量的促进经济进一步的 ...
的确是放松银根。但一次降息没用,货币政策是累计效用,放松是一系列的降息。降息的结果一般几个月后才会显现,因为企业借到钱再产生利润需要一定的时间。本质是目前利率市场化推行的时机已经到来,银行股疲软就是因为大家都预计到银行未来的收益会下降,由于银行股占有A股市场的最大权重,所以银行股跌股市跌。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就是存贷利率浮动,对企业来说,使好的企业能得到低利率贷款,以减少成本。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空间会逐步增加,增加经济活力。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80年代末完成,其结果就是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小布什就是吃了克林顿时期的老本,不然他没钱打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48:27
hhj 发表于 2012-7-9 22:39
我觉得GDP到6%,才放心呢。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感觉物价不会上涨了,手中的钱才象个钱样。
降到6%,会让人产生通缩的联想对经济更不利,而且通缩比通胀难治理。7.5%的增长是比较科学的,因为经济结构转型也需要大投入和大产出,不然转型不成功,问题更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54:52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57
政策应该是有,就看它是否愿意用。什么政策呢?第一,减税,第二,开放垄断行业。
..可是对于中国ZF,这两个是不可能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12:48:38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16
ZF投资很多是错的,因为它腐败重重,效率低下,最容易产生通胀从而使民生更难。
看看它的投资一些投资状 ...
这也是在说机制的问题,而不是投资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12:52:04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19
货币过滥当然会以价格上涨的方式突现出来了。因此如果说因价格上涨而需要多发货币,那就有一个让货币发下 ...
当然了,你的循环解释是说通货膨胀走向恶化的情况,最后信用缺失。我当然承认过多货币的结果,我只是说算入价格因素的话,倍数会更低些。当然接个因素很难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12:54:03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31
工具还是有的,就看它是否愿意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了:降税。
降税确实立杆见影,应该也是趋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13:29:57
hhj 发表于 2012-7-8 18:46
我这里有个数据说明中国是如何用滥发货币来促进GDP的。
2011年底,我国GDP为471564亿元,是1978年3624.1 ...
                   给我解释解释解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17:19:33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31
有道理。货币政策从来是试探性的,你这个试探结果还未观察到,又来一次,这说明什么?你何以知道前一次降 ...
对呀!降息无非就是想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投资,投资对一个经济体来讲是一个增量,但在经济不景气,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好的项目,所以降息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减税不仅对增量,还对存量都有降低成本的效果,且更直接,但现在ZF支出有很大的刚性,支出不能有效减少的情况下,ZF不会轻易减税的,现在的决策层应该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21:49:52
以愚之见,这是**的策略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培育灾难的沃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23:55:09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56
表皮的“正常”!历史的教训是:不要动不动拿货币来弄。危机恰恰由此而来的。因为泡沫就是过多货币的结果 ...
兄台解释的到位啊~~~ 确实确实。中国目前只是货币大国,只会用货币解决问题,中国人就这思路吧,拿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6:56:31
lijingdebaobao 发表于 2012-7-10 23:55
兄台解释的到位啊~~~ 确实确实。中国目前只是货币大国,只会用货币解决问题,中国人就这思路吧,拿钱能解 ...
拿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妙!记得某剧中某贪官这样说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6:59:03
Linghan 发表于 2012-7-10 21:49
以愚之见,这是**的策略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培育灾难的沃土。
不知道是否这样,但我感到不安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一点钱是不是因此不断贬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01:33
ykw923 发表于 2012-7-10 17:19
对呀!降息无非就是想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投资,投资对一个经济体来讲是一个增量,但在经济不景气,信心不 ...
对呀!降息无非就是想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投资,投资对一个经济体来讲是一个增量,但在经济不景气,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好的项目,所以降息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减税不仅对增量,还对存量都有降低成本的效果,且更直接,但现在ZF支出有很大的刚性,支出不能有效减少的情况下,ZF不会轻易减税的,现在的决策层应该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了。
----------减少“三公消费”呀!裁减公务员呀!为什么三一重工减员了,你公务员就是不能减呢?要耗费多少钱,要老百姓交纳多少税费才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03:15
谭梅是一种信仰 发表于 2012-7-10 13:29
给我解释解释解释啊
解释吗?如果数据是对的,那么中国就是一个货币驱动型的经济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04:40
horse0116 发表于 2012-7-10 12:54
降税确实立杆见影,应该也是趋势了。
但是却做不到。因为现在的ZF债务太重,因为原先各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做的太多、花钱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07:21
horse0116 发表于 2012-7-10 12:52
当然了,你的循环解释是说通货膨胀走向恶化的情况,最后信用缺失。我当然承认过多货币的结果,我只是说算 ...
当然了,你的循环解释是说通货膨胀走向恶化的情况,最后信用缺失。我当然承认过多货币的结果,我只是说算入价格因素的话,倍数会更低些。当然接个因素很难衡量。
-----------就象拿什么东西来冲淡银行坏帐,于是就说银行坏帐比例下降了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11:38
loveorange 发表于 2012-7-10 09:43
的确是放松银根。但一次降息没用,货币政策是累计效用,放松是一系列的降息。降息的结果一般几个月后才会 ...
对于新一轮的刺激政策,看看有多少企业家是赞同的吧:对于是否看好ZF推出的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59%的企业家不看好,认为受益的是国企,民企或遭受新一轮的挤压。这个结果真是令人奇怪,也许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悖反。
至于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那为什么前次降息还未起作用,你又来一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19:20
loveorange 发表于 2012-7-10 09:48
降到6%,会让人产生通缩的联想对经济更不利,而且通缩比通胀难治理。7.5%的增长是比较科学的,因为经济结 ...
我一直对这个GDP增长率感到莫名其妙。比如说2012年比20011年增长8,那么就是说它在2011年的基础 上再增多8%。但是如果增长为0,那么就相当于2012年保持2011年的产值不变。你看,两年保持产值不变你使人觉得怎样?不会低到灾难性吧。又如你2011年是月工资3000元,2012年的月工资仍然是3000元,你觉得怎样?不是不你的日子过不了了?
另外对于CPI我也感到莫名其妙。今年比去年只增加2%你就觉得物价上涨很低了?但去年的物价水平本来就很高,今天就算CPI增长为0 ,其物价也是维持高位,因此,我看CPI数据是不是有些蒙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20:34
爱在西元后后 发表于 2012-7-10 09:54
..可是对于中国ZF,这两个是不可能用的。。
既然不能用,那就说明想经济发展根本就不是真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07:21:31
horse0116 发表于 2012-7-10 12:48
这也是在说机制的问题,而不是投资的问题。
在这种机制下的投资就成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11:38:01
其实我现在发觉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工作是最舒服的,经济不好了,降低存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经济过热了,提高利率或存款准备金。。。。。。以此反复!!!!货币政策调整真就那么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12:10:56
hhj 发表于 2012-7-10 07:35
老百姓可是对降息感到心慌,因为新的叠加通胀又来侵蚀他们的积蓄了。至于新的CPI数据,与老百姓的亲身感受 ...
没有办法,只有中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绑在一块的,ZF想怎么干预怎么干预。学了经济之类的东西,也只能是看个方向,规避一下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1 15:26:21
为了政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2 07:29:42
bugaihuozhe 发表于 2012-7-11 11:38
其实我现在发觉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工作是最舒服的,经济不好了,降低存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经济过热了,提 ...
最舒服的可能是增发货币,暗中获得老百姓资产。而老百姓的金融资产却在背后被偷偷地稀释窃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2 07:32:38
听一夜星辰 发表于 2012-7-11 12:10
没有办法,只有中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绑在一块的,ZF想怎么干预怎么干预。学了经济之类的东西,也只 ...
老百姓可是对降息感到心慌,因为新的叠加通胀又来侵蚀他们的积蓄了。至于新的CPI数据,与老百姓的亲身感受 ...
没有办法,只有中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绑在一块的,ZF想怎么干预怎么干预。学了经济之类的东西,也只能是看个方向,规避一下风险
-------------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人们猛得要买房,其实是对手中的货币大不放心的结果。因此,房价与货币政策具有最密切的关系,与货币是否贬值具有最密切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2 16:30:07
cll9981 发表于 2012-7-9 00:40
核心问题是:ZF决策者甚至根本不懂经济而瞎决策!这就是根源
正因为ZF很懂,才会现在手足无措
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经济热度抑制住了,他们的利益受损,利益相关集团之间的抗争将不可避免;抑制不住了,社会问题不可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