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2 00:57 
1.你说“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后被迫增加的是吧”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 ...
好吧,逐项回复
1,关于俄罗斯什么时候紧缩过货币,我说过在盖达尔政府时期,实施休克疗法的时期,我关注的就是这个休克疗法,我现在的主要观点就是吴敬琏他们在鼓吹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的主要政策之一就是紧缩货币,这一点我前面提供给你的资料也是来自于学术期刊的,其中明确的提到了俄罗斯实施紧缩货币这个情况,关于休克疗法和紧缩货币之间的关系您尽可以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当然了,在网上也有,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上面都有介绍其中非常明白的写着休克疗法的一个政策就是紧缩货币。
当然了,我没有具体的俄罗斯开始实施休克疗法时期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以及新增货币量等等数据,注意我这里说的开始两个字。
如果要对照的话,你可以关注1988年,1989年的中国的舆论,当时以吴敬琏们为代表鼓吹管住货币老虎,而那两年中国的新增货币也确实是前后那么多年里面最少的,而那两年的物价涨幅则是最高的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币。按照你的解释 MV=PT. 首先是M下降,导致T下降。 由于T的降幅大于M,所以P要增加才能保持这个等式平衡。那么请问什么时候俄罗斯的货币供给量是减少的。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何时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了。考虑到整个历史背景,1992年即开始恶性膨胀,那么这个时间在苏共倒台到1991年年底之间的这段时间。
即使M在增长,但是由于物价本身在增长,因此依然可能导致相当的企业的流动资金的不足,从而引发T的下降即商品数量的下降,这样同样也会造成物价的上涨。
2.还是这句话。 物价已经涨起来,为什么要被迫追加货币。 MV=PT 是任何时候都相等的。 当P已经升高时,对应的V自然就会增加。因为价格P是在交易中产生的。每一笔交易的发生,都要有真实的货币参与交易。如果没有那么多货币,这个交易就不能发生。因此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满足当前需求的。为何要追加?
本来不需要追加货币供给,却偏偏又增加了,这是神马休克疗法。这就是印钞机印钞票。
为何要追加货币,这个就要问俄罗斯央行了,因为物价涨幅很高,而食品等物资开始紧缺,那么居民会怎么办,会去抢购商品,去银行里把钱尽早的取出来,买生活必需用品,这个时候银行里面没有任何存款了,而这个企业是要贷款的,你总不能一分钱贷款给企业吧,确实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得不到贷款而大量的死亡,其严重程度比今天中国的温州的情况还要严重很多当然今天的温州的情况也相当不好。
居民挤兑,银行存款急降,只好给银行注资---所以说这是一个被动的增加流动性的措施,但是显然盖达尔们即使是在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后,央行不得已再给商业银行注资的时候依然是维持着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的,俄罗斯经济于是一直悲剧下去,直到盖达尔倒台。
关于资金流转速度的问题,我想提醒你的是资金流转速度的单位是次----即无量纲的单位,这个资金流转速度直接的关系来看仅仅与消费者使用资金的频率有关,当居民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这个速度就低,当居民很热情的消费的时候,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紧急的购进生活必需品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况。
当俄罗斯的某个居民发到了工资,考虑到菜价可能第二天马上又会上涨,于是他不得不大清早的去市场排队,即尽可能早的把钱花出去,然后卖蔬菜的人得到了这笔钱,为了购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又马上要把这笔钱给花出去,这个时候这个资金的流转速度不是大大的增加了吗
3.休克疗法的不是卡死流动性。是让货币供给与GDP增长同步或略高于GDP增长。从未要求货币供给低于GDP增长。如此何来卡死之说。
你这个是弗里德曼的观点,我说过休克疗法是前哈弗大学的校长萨克斯先生在弗里德曼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主张。
我还是给你百度一下萨克斯吧
萨克斯的简介
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休克疗法”之父,于1954年生于密西根州的底特律。他在1976年于哈佛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又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在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1980年以助理教授身份加入哈佛大学教师行列,1982年升任为副教授,1983年成为正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任国际发展中心(CID)主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前主任,哈佛大学国际贸易 Galen L. Stone 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 自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他曾在国际金融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任职,此委员会由美国议 会建立。目前,他还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宏观经济与健康委员会主席,任期从2000年至2001年。杰弗里·萨克斯 给拉丁美洲、东欧、前苏联、亚洲和非洲多个国 家的政府做经济顾问。他还是《全球竞争力报告》顾问部的联合主席,IMF、世界银行、OECD及联合国发展项目的顾问。纽约《时代》周刊曾经称他"可能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学",在1994年12月那一期的《时代》杂志,介绍了50位前途远大的青年领袖,其中称赞他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经济学家"。1997 年,法国《Le Nouvel Observateur》把Sachs教授列入到全球最重要的50位领袖的行列中。他的各种专栏出现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 报纸上, 他也经常在诸如纽约《时代》周刊,《伦敦金融时代》,以及《经济学家》这样的主要刊物上发表文章。 杰弗里·萨克斯曾经获得过多种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文理学院、哈佛研究院协会成员,以及世界计量经济学协会研究员。他是布鲁金丝经济学家小组、 中国经济学家协会顾委部、以及其他许多组织的成员。他曾分别于1990年在瑞典的St. Gallen 大学、1997年在秘鲁的Pacifico大学、 1998年在香港岭南学院、2000年5月在保加利亚的Varna经济学大学和纽约的Iona 大学获得荣誉学位。 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在很多地方做过不少著名系列讲座。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做过Lionel Robbins 纪念讲座,牛津大学做过约翰. 希克斯讲座,在Tel Aviv做过David Horowitz讲座,在雅加达做过Panglaykim讲座,在耶鲁做过Okun讲座等等。1991年9 月他被授予政治经济学的Frank E. Seidman奖,2000年6月又在德国的基尔获得了Bernhard Harms奖。 1986至1990年间,杰弗里·萨克斯任玻利维亚总统顾问,任期内他协助设计并执行了稳定计划,该计划使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率从每年的 40000%降至现在每年的10%。1988年,杰弗里·萨克斯也曾是玻利维亚债券回购项目的缔造者之一,那是80年代首例债务削减项目,而且此项目成功的将玻利维亚商业银行的债务削减了一半。玻利维亚的债券回购成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重要里程碑。自1988年至1990年,杰弗里·萨克斯还为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尔、和委内瑞拉各国的政府在金融改革的许多方面作咨询。
1989年,杰弗里·萨克斯为波兰团结运动的经济改革作咨询,并应团结运动领袖的要求,为波兰激进经济改革准备了草案。1989年8月以后,他为波兰第一任后共产党政府作咨询,协助他们在1990年至1991年中在波兰引入激进经济改革。1990年1月,杰弗里·萨克斯获得了波兰共和国优等司令十字勋章,这是由波兰共和国总统颁发的一项崇高的波兰国家级荣誉。从1991年秋天到1994年1月,Sachs率领着一支由经济学顾问组成的队伍,前往俄罗斯就宏观经济稳定、私有化、市场自由化、和国际金融关系等问题协助俄总统Boris Yeltsin进行解决。他在莫斯科组成了一支非政府的研究单位,经济 分析研究院。1991年,杰弗里·萨克斯协助斯洛文尼亚政府引入新的国家货币,1992年协助爱沙尼亚政府引入新的国家货币。在这两个案例中,成功的货币改革使两国结束了高通胀,并重新建立了货币稳定。1991年至1993年之间,他还协助了蒙古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改革和私有化。
请注意我用黑字标出的部分。
另
休克疗法
(shock therapy) 什么是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 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引入经济领域。休克疗法的最早提出,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的预算赤字达485.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美元,应付利息近10亿美元,超过了出口收入。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正是面对这样一种险恶的经济形势,受聘于危难之际的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实现汇率稳定,进一步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将部分公营部门和企业民营化,重新安排债务和接受外援等等。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 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以上材料参见
http://baike.soso.com/v30281756.htm这个我记得也是智利,但是网上很多资料又说是玻利维亚,这个可以暂时不考虑它。
我没有数据,我是根据自己的推断,我的逻辑很简单,即根据流动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国家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而是还是准备让一个国家接受shock即震荡的紧缩货币,显然是很猛烈的,那么其流动性会急剧枯竭,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显然会发生企业大面积的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倒闭的情况,因为企业的运营需要资金,但是这一切恶果在该南楣国家并没有发生,那么这是为什么?
除了有外部流动性的补充的话还能够有什么解释呢?
5.
你如何解释美国在1970年代对抗通胀的手段。 美国靠谁流动性输入?
根据我的了解,在70年代昧国通货膨胀率还是比较高,但是总的来说,昧国没有怎么把通货膨胀率当做多严重的一件事情。
我很奇怪你对对抗通胀的手段有着如此奇怪的认识。我很好奇的想知道,对于想2008年中国的高通胀,你怎么解决?
好吧,感谢你在前面贴出的世界银行的关于M2和cpi之间的数据,我想提醒你的是,2008年的新增货币量相比于2009,2010年要更少,但是CPI更高,说明什么呢?
就是2009年以后实施的政策发挥了效果,是什么政策呢?如果你关注时事的话,你会知道在2008年年初温家宝就对央行提出了放宽货币的要求,但是直到2008年秋天甚至更后面,央行才肯最终放松流动性,2008年的物价高企,和企业普遍的困难是比较突出的。
然后因为2009年,2010年的货币宽松,企业情况普遍好转,同时CPI也在下降,是吧。
但是2011年,随着温家宝的失势,央行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方面动作不断加大,然后2011年的CPI也就比前两年要更高很多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即在当前的情况下,放松流动性反而有助于降低物价,当然给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困难更是一大收益,而在当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将会非常的困苦,同时也会造成物价的上涨,是一个有百害而无一益的错误的政策。
我想具体的说明一下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在任何的时候都要放松流动性,我的意思是说,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放松流动性有助于物价的平稳,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继续加紧流动性只会助长物价的上涨,因为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继续紧缩的话会导致大批企业停产或者倒闭,从而造成流通商品量的大幅下降,从而造成物价的上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24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