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8-21 15:02:41
laughxu 发表于 2012-8-21 11:02
为什么会有血汗工厂?因为当地zf给了那些工厂主“超公民”待遇,为什么会给他们超公民待遇?因为当地zf要 ...
我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您竟然被吴敬琏“教了”?
也就是说您被他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这个吴敬琏当然会口头说,你们不要搞腐败啊,不要搞腐败啊,一个骗子如果还要明白的跟人说我就是要搞腐败,你们就是要搞腐败,那么这是什么样的骗子呢?
口头上说当然是容易的。
对吴敬琏的理论批判我有不少,都在关于货币政策,吴敬琏鼓吹中国流动性过剩,在他和一帮媒体的鼓噪下,中央最终实施了紧缩货币政策,于是中国经济悲剧了,不管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陷入了流动性短缺的严重困难中。
吴敬琏的另一个主要论调就是ZF什么都不要干,什么都不要干最好的,他实际上就是根据完全竞争的理论模型出发来骗人的,但是那个模型当中有多少假设,----我对那个模型也有分析的,基本可以判定完全竞争的理论模型是百无一用的只能拿来忽悠的理论,发在了微观经济学的板块当中,你可以去看看,欢迎你提出反对的甚至激烈的反对意见。
其他方面吴敬琏的事情我就不说了,总的来说,警惕一些比较好,是吧?
还吴敬琏什么境界,还从新中国开始怎么样怎么样,告诉你,吴敬琏当年50年代就是一直是一个革命的投机者,50年代末反右的时候狄超白林里夫被吴敬琏整得很惨,然后到了文革时期,又把孙冶方搞得非常的悲惨,就是这个人,不知怎么搞的,大概是因为福特基金会看上了他,并且安排了媒体来刻意吹捧他,结果到了改革时期,他又摇身一变,变成顾准的贴心人了。
吴敬琏1988,1989年鼓吹休克疗法,直接引发动乱的帐还没有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5:33:44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8 13:07
吴敬琏在谈到贫富悬殊的原因的时候就谈到了所谓的“垄断”而对原始资本主义的剥削避而不谈,其实矛头就是 ...
为什么美国有独立工会运动,中国没有独立工会运动?
没有独立工会才是工人待遇,保护缺失的最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5:45:36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5:33
为什么美国有独立工会运动,中国没有独立工会运动?
没有独立工会才是工人待遇,保护缺失的最大问题。
没错,您说的这个也是一个问题。
即工会的组织问题也是导致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不是如同吴敬琏那样完全把贫富悬殊归于国企的垄断。
如何建立有效率的工会,工会组织应该行使什么样的职能,如何让工会一边维护工人权益的同时又不至于引发工人和资本之间的过度的冲突导致的问题,例如昧国工会那样显然也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等等。
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但是现在这些问题有在媒体上讨论吗?在媒体上有对这个问题基于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吗?
没有,现在的财经媒体基本上就是对国企的讨伐,其他话题反而因为“政治不正确”而被完全忽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6:00:44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5:02
我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您竟然被吴敬琏“教了”?
也就是说您被他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这个吴敬琏当 ...
我很奇怪你的思路。
08年4月 CPI  8.2%, 这么高的通胀,不治理?难道放任通胀,还继续投放扩大货币投放量?
看30年价格闯关的经历,也是经历的好几次通胀。 难道通胀不治理?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让人民币变金圆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6:10:32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6:00
我很奇怪你的思路。
08年4月 CPI  8.2%, 这么高的通胀,不治理?难道放任通胀,还继续投放扩大货币投放 ...
你很奇怪呢?
你凭什么就认为物价的上涨就是因为货币的投放太多导致的?
我不是给了你理论分析,货币增多不一定导致物价上涨,货币减少不一定造成物价稳定吗?你还说价格现象就是货币现象的观点需要前提条件,而你现在不正是在使用这个观点吗?
我不是已经给你分析了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的例子吗?
俄罗斯搞休克疗法不就是导致物价一年就上涨了几十倍?我已经分析了原因,那不是因为俄罗斯的货币发得太多了,恰好相反,是货币被卡得太死了,因为货币卡得太死,结果民生用品减少的速度比货币减少得还快。
你说如果货币减少10%,但是民生用品减少30%,其他量不变,那么这个时候的价格是原来的多少呢?
你肯定可以算得出来,是原来的0.9/0.7大约1.2倍,这个时候再加上居民抢购导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了5倍,那么物价就会是原来的6倍。
俄罗斯减少了货币,结果导致了物价猛涨,你凭什么说中国的物价上涨就是因为货币增多了,而不是被卡得太死了呢?
1988年,1989年,中国新增货币1500亿元,物价涨幅最高,1990年中国新增货币5253亿元,物价平稳很多很多,那么什么导致了88,89年的物价上涨,是因为货币太多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7:12:52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6:10
你很奇怪呢?
你凭什么就认为物价的上涨就是因为货币的投放太多导致的?
我不是给了你理论分析,货币增 ...
俄罗斯就是没管住印钞机。
1997年以前的数据,俄罗斯央行没有提供。
我现在能找到的数据。从1996年12月 M2 为 2886亿 卢布,到2000年12月为10546亿卢布。
自己算一下货币供给年增长率是多少。 俄罗斯GDP增长是多少?

在1997年下半年7-12月, 货币供给相对平稳。
1997年6月相对1996年12月,货币供给增加22.1%, 1997年12月底货币供给相对1996年12月,货币供给增加29.8%, 这6个月的货币供给控制,对应1998年1-6月CPI,从10.1%降至6.43%。

你一直在说货币供给减少,这完全不是MF的理论。你那是人为制造通缩。MF要求尽可能保持货币供给与
GDP增长保持同步。

可见你对MF的理论一知半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7:49:45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7:12
俄罗斯就是没管住印钞机。
1997年以前的数据,俄罗斯央行没有提供。
我现在能找到的数据。从1996年12月 ...
休克疗法是92,93年好不好,你都扯到什么时候去了呢?
MF确实是那个意思,问题是后来萨克斯发展了他的理论啊----根据弗里德曼的什么前提条件下的价格就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所以只要卡死了货币,一切的通货膨胀都没有了,萨克斯的休克疗法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啊,怎么别人没有想到呢?
理论就是这么说的,我还是给你百度一下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吧
来自知网上的一篇论文,当然可以看的仅仅是最前面的介绍性文字,后面的基本上除了扯淡,我没有找到别的
1992年1月2日,俄罗斯共和国宣布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措施,即所谓的“休克疗法”,其具体内容包括:(1)全面放开物价;(2)紧缩财政开支,实行“没有赤字的预算”;(3)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4)提高税率;(5)控制工资增长。 俄罗斯共和国的“休克疗法”,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一年的实施结果表明,这一政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1992年12月,原ZF总理被迫下台,很大程度上与“休克疗法”政策的初战失利有关
http://euroasia.cass.cn/news/142280.htm
后果
通货膨胀日益加剧。据官方正式统计,1992年,俄罗斯共和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00%,与原来设想的250一300%相差甚远。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通货膨胀达四位数时,即被认为是恶性通货膨胀。据报道,1992年俄罗斯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比1991年12月上涨25倍,而许多商品的价格上涨“百倍或百倍以上”,例如,肉和肉制品,面包和面包制品的价格上涨99一124倍,鱼类、糖果、茶叶等价格上涨129一159倍,等等。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滥发纸币,1992年货币发行量6一9月份的平均增长率为25%,12月份竟高达43%,达3275亿卢布,为1月份的170亿卢布的19.2倍(注,但是货币总量也就增加了1倍不到,所以这是扯淡的分析)。卢布与美元的比价由1992年6月份的120卢布兑换一美元,下跌到1993年1月的568卢布。原ZF总理盖达尔也认为,“恶性通货膨胀已成为一种现实的威胁”;ZF新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则认为,它是“导致经济灾难和国民贫困化”的主要祸根。

  第二,生产不断滑坡。俄罗斯共和国的“休克疗法”,不仅没有促进生产的发展,反而导致了生产的全面下降。1991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下降9%;而1992年,下降的幅度更大,据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9%,国民收入减少20%,工业生产减产18.8%,农业生产减产8%。更严重的是,经济危机导致了基本建设投资的急剧减少。叶利钦称,1992年,集中基建投资比1991年减少40%,预算外投资减少60%,已经“达到危险的规模”。在俄罗斯,基建投资的减少,意味着经济恢复能力的削弱和孕育着新的生产衰退,这正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俄议长称,1992年,“将作为经济崩溃的一年载入史册”。

  第三,人民生活连连下降。恶性通货膨胀和生产大幅度的下滑,导致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据统计,1992年,俄罗斯共和国的职工工资仅增长10.2倍,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仅增长7倍,而物价却上涨了25倍。至少5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叶利钦曾许诺,1992年夏季,“最迟到秋季”,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停止下降,年底将进入“稳定时期”。然而,正好相反,1992年下半年,人民的生活不仅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反而空前恶化。值得注意的是,退休职工的处境更惨,由于实行“休克疗法”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倾刻间”使原有的个人储蓄“变成了一堆废纸”,而靠微不足道的一点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沿街乞讨的老人随处可见。

  第四,社会秩序日趋混乱。在俄罗斯共和国,由于开工不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失业人数与日俱增,到1992年底,正式登记的失业人数达近百万人,半失业者的人数更多。在长期宣传“充分就业”的俄罗斯,这一情况势必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衡,加上人民生活的普遍下降,政治斗争的不断升温,两极分化的日益加剧,诱发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失衡,原来的社会主义大国,竟成了一个“精神空虚的国”(叶利钦语),进而导致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混乱,“犯罪活动席卷了全国”。仅1992年,犯罪团伙抢夺军用武器2.5万件;仅莫斯科市因非法拥有武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达1800人。全年共发生276万起犯罪事件;蓄意杀人案件增加40%以上;抢劫犯罪增长了60%;已破获4000多个犯罪团伙,其中1000多个有国际联系;俄官方称:“这是史无前例的”,“有儿十万俄罗斯公民,成为凶杀、抢劫和强盗性攻击的受害者”。更严重的是犯罪团伙已打入经济和ZF部门,50%以上的犯罪团伙“有贿赂网络”,40%的企业家和60%的商业机构有贿赂关系,叶利钦惊呼“黑手党可能变成国家黑手党”,现在俄国超过意大利,成为国际社会中“巨大的黑手党王国”,并称对付犯罪活动,比对付经济危机要难得多。
http://euroasia.cass.cn/news/142280.htm
注:这是1993年的文章作者李仁峰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4期
我搜索了一下,没有搜索到盖达尔的具体的货币紧缩政策是如何,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在的中国央行因为吴敬琏鼓吹流动性过剩,也一直在这么做,但是当年俄罗斯的准备金率多少,以及贷款利率被提升了多少等等,我并没有具体的数据,如果你方便的话,可以帮我查找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8:08:24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7:49
休克疗法是92,93年好不好,你都扯到什么时候去了呢?
MF确实是那个意思,问题是后来萨克斯发展了他的理 ...
这是你引用的原文

"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滥发纸币,1992年货币发行量6一9月份的平均增长率为25%,12月份竟高达43%,达3275亿卢布,为1月份的170亿卢布的19.2倍。"

这是控制货币发行量?货币量增长了19.2倍,物价涨25倍也就很正常了。可以清楚看到货币增长与物价增长的关系。
照你的逻辑,难道要把货币发行量进一步放大到192倍,物价就不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8:21:24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7:49
休克疗法是92,93年好不好,你都扯到什么时候去了呢?
MF确实是那个意思,问题是后来萨克斯发展了他的理 ...
你的逻辑也很有意思。当初俄罗斯怎么做的,现在吴敬琏也是同样的手法。所以吴就如何如何。
我告诉你德国美国英国在1970年代末抑制通胀,都是同样的手法。芝加哥小子们在智利也是同样的手法。就成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8:23:03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8:08
这是你引用的原文

"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滥发纸币,1992年货币发行量6一9月份的平均增长率为25%,12月 ...
刚才在编辑这一段,他的那个分析是很扯淡的。
第一,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后被迫增加的是吧,不然人家那还怎么叫做搞休克疗法呢?
第二,根据费雪表达式那个影响价格的是货币总量,而不是新增货币量,新增货币量看起来是增加了多少倍,多少倍,但是货币总量呢,增加了多少呢,不过一两倍是吧,那么对物价增长更大的贡献是什么呢?
是因为
1,流通商品量因为货币紧缩而减少---注:由于物价涨起来以后的被动的增加货币量,如果货币增加导致总流通货币的增长的幅度仍小于物价上涨幅度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参与流通的商品数量大减,所以,尽管此后俄罗斯央行被动的新增加了货币,但是考虑到此前物价已经有巨大的涨幅,更进一步的扩大了流动性的紧缺,新增的那一点货币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2,由于流通商品数量的大幅减少,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流通数量的急剧减少,引发居民的恐慌,进而导致了居民抢购生活必需品,即货币流通速度大增,进一步抬升物价。
如果说货币总量增加了1倍,那么其20多倍的上涨率,还有10多倍的上涨就是因为后两个因素引起的,所以原文作者的分析极度的不靠谱,完全是人云亦云的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8:32:20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8:21
你的逻辑也很有意思。当初俄罗斯怎么做的,现在吴敬琏也是同样的手法。所以吴就如何如何。
我告诉你德国 ...
那个智利的情况就是他们树立一个样板拿来骗人的,不然中国的赵紫阳,俄罗斯的盖达尔那么容易上当啊,你没有给人家一个鲜活的例子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呢?
我在很多地方都说了,智利为什么没有失败---或者说失败得那么的惨,关键还是在于流动性
即休克疗法本质上是一个卡死流动性的主张,但是如果我要骗你实施休克疗法,我要找一个样板来做个成功的样子给你看,怎么办呢?
你的流动性因为休克疗法被卡住了是不是,那好,我有很多资金可以向你这个国家投资啊,这样你这个国家的流动性不就基本上保持正常了,当然了,我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们的央行搞紧缩,搞得你们自己的企业没有钱,这个时候我向你这个国家注资,我充当救世主的同时,又能够低价购买你的资产,你不卖,对不起,你们的央行是准备卡死货币的,不会给你们贷款的,所以只有我才是你们的救世主,所以你再低的价格也要卖。
当吴敬琏在2007年的时候喊出流动性过剩的概念的时候,我对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仅仅是直观的觉得这家伙又要搞休克疗法了,现在才算比较明白这个概念。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西方的学术比中国人的学术强太多了,他随便扔出一个流动性的概念就基本上把中国的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全给糊弄过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8:37:18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1 18:21
你的逻辑也很有意思。当初俄罗斯怎么做的,现在吴敬琏也是同样的手法。所以吴就如何如何。
我告诉你德国 ...
刚才的回复大概包含了敏感词语,所以被审核了,很可能是发不出来了
长话短说,休克疗法的关键就是卡死流动性和有效需求,实际上就是萨缪尔森他们的广义凯恩斯主义的完全相反的那一套,萨缪尔森鼓吹广义凯恩斯主义,是把保证经济体的充分流动性也当成是有效需求的一部分的。
那么怎么让智利一方面实施休克疗法,一边又能够看起来很成功呢?
很简单,你搞了休克疗法没有流动性,我给你输入流动性不就好了,你没有了有效需求,我给你输入有效需求不就好了?---换句话说,我给你们大量的投资就好了
看看能够不能够发出来,还要不要再审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00:08:57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8:23
刚才在编辑这一段,他的那个分析是很扯淡的。
第一,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 ...
data.JPG CPIM2G.JPG RegressionRU.JPG
regressionReport.JPG

从世行找到了1994年到2011年CPI,M2 增长率数据
看图吧。
做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两项数据,非常显著的相关。直接表明了MF的理论,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00:16:40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7:49
休克疗法是92,93年好不好,你都扯到什么时候去了呢?
MF确实是那个意思,问题是后来萨克斯发展了他的理 ...
“1992年货币发行量6一9月份的平均增长率为25%,12月份竟高达43%,达3275亿卢布,为1月份的170亿卢布的19.2倍(注,但是货币总量也就增加了1倍不到,所以这是扯淡的分析)。”
你这个括号里的注,数据是怎么来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你对货币发行量这个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你多次对你自己提出的数据对自己观点不利时,你就不予采信或狡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00:57:02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8:23
刚才在编辑这一段,他的那个分析是很扯淡的。
第一,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 ...
1.你说“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后被迫增加的是吧”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币。按照你的解释 MV=PT.  首先是M下降,导致T下降。 由于T的降幅大于M,所以P要增加才能保持这个等式平衡。那么请问什么时候俄罗斯的货币供给量是减少的。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何时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了。考虑到整个历史背景,1992年即开始恶性膨胀,那么这个时间在苏共倒台到1991年年底之间的这段时间。
2.还是这句话。 物价已经涨起来,为什么要被迫追加货币。 MV=PT 是任何时候都相等的。 当P已经升高时,对应的V自然就会增加。因为价格P是在交易中产生的。每一笔交易的发生,都要有真实的货币参与交易。如果没有那么多货币,这个交易就不能发生。因此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满足当前需求的。为何要追加?
本来不需要追加货币供给,却偏偏又增加了,这是神马休克疗法。这就是印钞机印钞票。

3.休克疗法的不是卡死流动性。是让货币供给与GDP增长同步或略高于GDP增长。从未要求货币供给低于GDP增长。如此何来卡死之说。

4.你说智利是靠美国的流动性输入,数据何在?
5.你如何解释美国在1970年代对抗通胀的手段。 美国靠谁流动性输入?

我很奇怪你对对抗通胀的手段有着如此奇怪的认识。我很好奇的想知道,对于想2008年中国的高通胀,你怎么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3:14:49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1 18:37
刚才的回复大概包含了敏感词语,所以被审核了,很可能是发不出来了
长话短说,休克疗法的关键就是卡死流 ...
不要假装没看见,请回答我的问题。
并解释,为什么数据显示,CPI与M2增长率成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P-value 已经在10的负10次方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3:45:11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2 00:57
1.你说“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后被迫增加的是吧”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 ...
好吧,逐项回复
1,关于俄罗斯什么时候紧缩过货币,我说过在盖达尔政府时期,实施休克疗法的时期,我关注的就是这个休克疗法,我现在的主要观点就是吴敬琏他们在鼓吹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的主要政策之一就是紧缩货币,这一点我前面提供给你的资料也是来自于学术期刊的,其中明确的提到了俄罗斯实施紧缩货币这个情况,关于休克疗法和紧缩货币之间的关系您尽可以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当然了,在网上也有,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上面都有介绍其中非常明白的写着休克疗法的一个政策就是紧缩货币。
当然了,我没有具体的俄罗斯开始实施休克疗法时期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以及新增货币量等等数据,注意我这里说的开始两个字。
如果要对照的话,你可以关注1988年,1989年的中国的舆论,当时以吴敬琏们为代表鼓吹管住货币老虎,而那两年中国的新增货币也确实是前后那么多年里面最少的,而那两年的物价涨幅则是最高的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币。按照你的解释 MV=PT.  首先是M下降,导致T下降。 由于T的降幅大于M,所以P要增加才能保持这个等式平衡。那么请问什么时候俄罗斯的货币供给量是减少的。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何时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了。考虑到整个历史背景,1992年即开始恶性膨胀,那么这个时间在苏共倒台到1991年年底之间的这段时间。
即使M在增长,但是由于物价本身在增长,因此依然可能导致相当的企业的流动资金的不足,从而引发T的下降即商品数量的下降,这样同样也会造成物价的上涨。
2.还是这句话。 物价已经涨起来,为什么要被迫追加货币。 MV=PT 是任何时候都相等的。 当P已经升高时,对应的V自然就会增加。因为价格P是在交易中产生的。每一笔交易的发生,都要有真实的货币参与交易。如果没有那么多货币,这个交易就不能发生。因此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满足当前需求的。为何要追加?
本来不需要追加货币供给,却偏偏又增加了,这是神马休克疗法。这就是印钞机印钞票。
为何要追加货币,这个就要问俄罗斯央行了,因为物价涨幅很高,而食品等物资开始紧缺,那么居民会怎么办,会去抢购商品,去银行里把钱尽早的取出来,买生活必需用品,这个时候银行里面没有任何存款了,而这个企业是要贷款的,你总不能一分钱贷款给企业吧,确实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得不到贷款而大量的死亡,其严重程度比今天中国的温州的情况还要严重很多当然今天的温州的情况也相当不好。
居民挤兑,银行存款急降,只好给银行注资---所以说这是一个被动的增加流动性的措施,但是显然盖达尔们即使是在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后,央行不得已再给商业银行注资的时候依然是维持着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的,俄罗斯经济于是一直悲剧下去,直到盖达尔倒台。
关于资金流转速度的问题,我想提醒你的是资金流转速度的单位是次----即无量纲的单位,这个资金流转速度直接的关系来看仅仅与消费者使用资金的频率有关,当居民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这个速度就低,当居民很热情的消费的时候,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紧急的购进生活必需品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况。
当俄罗斯的某个居民发到了工资,考虑到菜价可能第二天马上又会上涨,于是他不得不大清早的去市场排队,即尽可能早的把钱花出去,然后卖蔬菜的人得到了这笔钱,为了购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又马上要把这笔钱给花出去,这个时候这个资金的流转速度不是大大的增加了吗
3.休克疗法的不是卡死流动性。是让货币供给与GDP增长同步或略高于GDP增长。从未要求货币供给低于GDP增长。如此何来卡死之说。
你这个是弗里德曼的观点,我说过休克疗法是前哈弗大学的校长萨克斯先生在弗里德曼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主张。
我还是给你百度一下萨克斯吧
萨克斯的简介
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休克疗法”之父,于1954年生于密西根州的底特律。他在1976年于哈佛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又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在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1980年以助理教授身份加入哈佛大学教师行列,1982年升任为副教授,1983年成为正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任国际发展中心(CID)主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前主任,哈佛大学国际贸易 Galen L. Stone 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   自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他曾在国际金融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任职,此委员会由美国议 会建立。目前,他还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宏观经济与健康委员会主席,任期从2000年至2001年。杰弗里·萨克斯 给拉丁美洲、东欧、前苏联、亚洲和非洲多个国 家的政府做经济顾问。他还是《全球竞争力报告》顾问部的联合主席,IMF、世界银行、OECD及联合国发展项目的顾问。纽约《时代》周刊曾经称他"可能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学",在1994年12月那一期的《时代》杂志,介绍了50位前途远大的青年领袖,其中称赞他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经济学家"。1997 年,法国《Le Nouvel Observateur》把Sachs教授列入到全球最重要的50位领袖的行列中。他的各种专栏出现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 报纸上, 他也经常在诸如纽约《时代》周刊,《伦敦金融时代》,以及《经济学家》这样的主要刊物上发表文章。   杰弗里·萨克斯曾经获得过多种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文理学院、哈佛研究院协会成员,以及世界计量经济学协会研究员。他是布鲁金丝经济学家小组、 中国经济学家协会顾委部、以及其他许多组织的成员。他曾分别于1990年在瑞典的St. Gallen 大学、1997年在秘鲁的Pacifico大学、 1998年在香港岭南学院、2000年5月在保加利亚的Varna经济学大学和纽约的Iona 大学获得荣誉学位。   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在很多地方做过不少著名系列讲座。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做过Lionel Robbins 纪念讲座,牛津大学做过约翰. 希克斯讲座,在Tel Aviv做过David Horowitz讲座,在雅加达做过Panglaykim讲座,在耶鲁做过Okun讲座等等。1991年9 月他被授予政治经济学的Frank E. Seidman奖,2000年6月又在德国的基尔获得了Bernhard Harms奖。   1986至1990年间,杰弗里·萨克斯任玻利维亚总统顾问,任期内他协助设计并执行了稳定计划,该计划使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率从每年的 40000%降至现在每年的10%。1988年,杰弗里·萨克斯也曾是玻利维亚债券回购项目的缔造者之一,那是80年代首例债务削减项目,而且此项目成功的将玻利维亚商业银行的债务削减了一半。玻利维亚的债券回购成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重要里程碑。自1988年至1990年,杰弗里·萨克斯还为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尔、和委内瑞拉各国的政府在金融改革的许多方面作咨询。
  1989年,杰弗里·萨克斯为波兰团结运动的经济改革作咨询,并应团结运动领袖的要求,为波兰激进经济改革准备了草案。1989年8月以后,他为波兰第一任后共产党政府作咨询,协助他们在1990年至1991年中在波兰引入激进经济改革。1990年1月,杰弗里·萨克斯获得了波兰共和国优等司令十字勋章,这是由波兰共和国总统颁发的一项崇高的波兰国家级荣誉。从1991年秋天到1994年1月,Sachs率领着一支由经济学顾问组成的队伍,前往俄罗斯就宏观经济稳定、私有化、市场自由化、和国际金融关系等问题协助俄总统Boris Yeltsin进行解决。他在莫斯科组成了一支非政府的研究单位,经济 分析研究院。1991年,杰弗里·萨克斯协助斯洛文尼亚政府引入新的国家货币,1992年协助爱沙尼亚政府引入新的国家货币。在这两个案例中,成功的货币改革使两国结束了高通胀,并重新建立了货币稳定。1991年至1993年之间,他还协助了蒙古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改革和私有化。
请注意我用黑字标出的部分。
休克疗法
  (shock therapy)   什么是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 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引入经济领域。休克疗法的最早提出,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的预算赤字达485.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美元,应付利息近10亿美元,超过了出口收入。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正是面对这样一种险恶的经济形势,受聘于危难之际的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实现汇率稳定,进一步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将部分公营部门和企业民营化,重新安排债务和接受外援等等。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 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以上材料参见 http://baike.soso.com/v30281756.htm
4.你说智利是靠美国的流动性输入,数据何在?
这个我记得也是智利,但是网上很多资料又说是玻利维亚,这个可以暂时不考虑它。
我没有数据,我是根据自己的推断,我的逻辑很简单,即根据流动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国家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而是还是准备让一个国家接受shock即震荡的紧缩货币,显然是很猛烈的,那么其流动性会急剧枯竭,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显然会发生企业大面积的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倒闭的情况,因为企业的运营需要资金,但是这一切恶果在该南楣国家并没有发生,那么这是为什么?
除了有外部流动性的补充的话还能够有什么解释呢?
5.
你如何解释美国在1970年代对抗通胀的手段。 美国靠谁流动性输入?
根据我的了解,在70年代昧国通货膨胀率还是比较高,但是总的来说,昧国没有怎么把通货膨胀率当做多严重的一件事情。
我很奇怪你对对抗通胀的手段有着如此奇怪的认识。我很好奇的想知道,对于想2008年中国的高通胀,你怎么解决?
好吧,感谢你在前面贴出的世界银行的关于M2和cpi之间的数据,我想提醒你的是,2008年的新增货币量相比于2009,2010年要更少,但是CPI更高,说明什么呢?
就是2009年以后实施的政策发挥了效果,是什么政策呢?如果你关注时事的话,你会知道在2008年年初温家宝就对央行提出了放宽货币的要求,但是直到2008年秋天甚至更后面,央行才肯最终放松流动性,2008年的物价高企,和企业普遍的困难是比较突出的。
然后因为2009年,2010年的货币宽松,企业情况普遍好转,同时CPI也在下降,是吧。
但是2011年,随着温家宝的失势,央行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方面动作不断加大,然后2011年的CPI也就比前两年要更高很多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即在当前的情况下,放松流动性反而有助于降低物价,当然给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困难更是一大收益,而在当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将会非常的困苦,同时也会造成物价的上涨,是一个有百害而无一益的错误的政策。
我想具体的说明一下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在任何的时候都要放松流动性,我的意思是说,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放松流动性有助于物价的平稳,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继续加紧流动性只会助长物价的上涨,因为在流动性过紧的时候继续紧缩的话会导致大批企业停产或者倒闭,从而造成流通商品量的大幅下降,从而造成物价的上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2467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3:50:17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2 00:57
1.你说“这个货币增量是在因为货币紧缩导致物价已经涨起来以后被迫增加的是吧”
请问俄罗斯何时紧缩过货 ...
很遗憾,我刚才的回复正在审核,在这里我简单的只回复一点
即为什么俄罗斯央行后来又要追加货币。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物价猛涨,生活必需品又紧缺,于是居民抢购商品并且到银行把存款尽早取出来,这个时候俄罗斯商业银行里面没有钱了,怎么办呢?
俄罗斯企业需要贷款啊,这个时候你除了给商业银行注资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3:55:41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2 13:14
不要假装没看见,请回答我的问题。
并解释,为什么数据显示,CPI与M2增长率成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P-val ...
我刚才发的现在正在被审核的一帖已经说明了,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你可以关注一下2008,2009,2010年,2011年,M2和CPI的变化情况
即在2008年的M2是最少的,但是CPI是那几年最高的,这说明什么呢?
再说一点,关于M2这个概念我觉得也包含了很大的忽悠的成分,很多人就是以中国的M2数据与昧国额M2数据进行直接的比对,然后得出中国货币多了多少多少的简单结论。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中国和昧国的投资体制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昧国的企业投资是以直接投资为主,也就是说昧国企业可以在昧国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融资,而中国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得少,主要是银行融资所谓的间接融资为主,所以中国需要有更多的存款,也就是说同样的投资率,中国需要有更大的M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4:12:02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2 13:55
我刚才发的现在正在被审核的一帖已经说明了,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你可以关注一下2008,2009,2010年,2011 ...
帅哥,有个东西叫残差好吗。另外,M2投入市场,到产生通胀需要时间好吗。
M2数据不同国之间,有差异,但是我用俄罗斯的M2对比俄罗斯的CPI。你不要转移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17:45:39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2 14:12
帅哥,有个东西叫残差好吗。另外,M2投入市场,到产生通胀需要时间好吗。
M2数据不同国之间,有差异,但 ...
你这个什么产生通胀还需要时间还真是人家弗里德曼的大法呢,这样一来确实啥也解释得通了,反正不是立即产生的,一万年以后发生影响也有可能啊。
问你一个问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需求会不会影响价格?宏观上的影响是不是微观的影响的综合?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货币的放松,导致贷款的增加到市场上商品的增加需要多长时间?商品增加以后是不是就会导致价格的下降?
您是否认为最终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供求关系,而宏观上的价格的变化最终还是要影响到供求关系上来看?
还是宏观上的分析就可以是完全独立的?
我告诉你怎么样从微观上来分析当货币过分充溢的时候的物价的变化,当货币过分充溢的时候,产生了更多的投资,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投资的需求,因而造成了需求大于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上涨。
但是货币的增多同时也能够导致供给的增加,当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时候,投入的货币可以产生更多的供给,因为流动性不足的时候众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而稍微投入了一点的流动性,就可以激活这些企业,从而产生少量等等投入增加了更多的供给的作用。
弗里德曼用一个极度简化了的模型,你也已经认为货币现象就是价格现象因为费雪表达式当中的变量的变化的复杂性,所以结论不会那么简单,你怎么现在就认为结论一定会那么简单了呢?
关于货币政策,建议还是转移到我的另外一个主帖,我那边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page=5#pid14089346
这个需要多少时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2:18:38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2 17:45
你这个什么产生通胀还需要时间还真是人家弗里德曼的大法呢,这样一来确实啥也解释得通了,反正不是立即产 ...
从货币投入到产生通胀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这是经济学界认可的不争的事实。g o v 也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发行钞票来获利的。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按照你给出的资料,1992年俄罗斯通胀率2500%, 请问这是多大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按线性假设,需求也要扩大25倍。不是线性关系,至少也要2.5倍吧。请问难道俄罗斯人民是什么原因饭量大涨,从一顿吃2个面包变成要吃5个面包?换个叶利钦上台对饭量就有这么大变化?即使考虑到经济的衰减,难道GDP在一年之间跌落到原来的1/25?导致供给缩减为原来的1/25,所以物价上涨25倍?
用供给及需求变化完全解释不了2500%的通胀率。唯一的解释就是钞票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2:20:00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2 17:45
你这个什么产生通胀还需要时间还真是人家弗里德曼的大法呢,这样一来确实啥也解释得通了,反正不是立即产 ...
另外发现你完全都是定性分析,从不考虑定量分析。
你这是研究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2:22:59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2 17:45
你这个什么产生通胀还需要时间还真是人家弗里德曼的大法呢,这样一来确实啥也解释得通了,反正不是立即产 ...
如果一年间 M2 增长率在500%,那么你认为一年间实际GDP会增加多少? 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02:25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3 12:18
从货币投入到产生通胀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这是经济学界认可的不争的事实。g o v 也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发行 ...
现在经济学界有什么是不争的?
从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说,有的学说认为供给会自动产生需求,有的学说认为不会,凯恩斯主义认为要加大ZF投入,新自由主义主张ZF退出等等。
总的来说,现在的经济学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秩序的或者说共识的一门处于低级阶段的学问了,有什么是不可争议的。
连货币的投入是否就会造成通胀这一点都是值得质疑的东西。
当然我们可以讨论的是货币投放和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个从我前面的分析来看,与商品的生产周期有关,有的商品的生产周期很短,例如汽车从钢板开始加工到汽车下线需要多少时间?现代的流水线大概一天都不要是吧?
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个情况,预期即人们在得知了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后的反应,即人们在货币政策发布以后甚至提前知道货币政策发布的信息的时候就做出了预判,例如预测出了当货币政策改变的时候对未来的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而提前发起行动,那么这个周期还会缩短。
你的需求要增大25倍,是你的误解。
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关系上来看,价格的变化等于需求的变化乘以需求价格弹性,这一个价格弹性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是不同的,而在恶性经济阶段,这个需求价格弹性会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10:53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3 12:20
另外发现你完全都是定性分析,从不考虑定量分析。
你这是研究数学?
定性分析是目前数学界的主流,例如微分方程,很多微分方程根本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解,所以发展方向也就转变到了对方程的定性分析,例如对奇点附件的轨线的性质的分析,从拓扑学的角度来说,拓扑学更是除了关心所谓的拓扑性质以外,对其他性质根本不加以考虑,例如不管你是长方体还是立方体还是什么样的实心体,不管你的尺寸多大,在拓扑学的眼中都是一样的,都与一个实心球一个样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12:49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3 12:22
如果一年间 M2 增长率在500%,那么你认为一年间实际GDP会增加多少? 500%?
以可变价格计算的话,差不了多少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16:39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3 18:02
现在经济学界有什么是不争的?
从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说,有的学说认为供给会自动产生需求,有的学说认为 ...
那我们不妨计算一下这个弹性到底是多少?你认为俄罗斯人民的需求发生了多少变化呢。比如食品。
他们的胃口增加了多少? 10%,20%,50%,还是100%?
按照你给的那篇文章“肉和肉制品,面包和面包制品的价格上涨99一124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23:50
怎样避免受骗 发表于 2012-8-23 18:12
以可变价格计算的话,差不了多少是吧?
可变价格,抱歉没听说这个名词。只听说可比价格,不变价格。
如果这个价格是未刨除通胀因素的价格, 那么对不起,请看问题,我问的是实际GDP,不是名义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8:24:46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2-8-23 18:16
那我们不妨计算一下这个弹性到底是多少?你认为俄罗斯人民的需求发生了多少变化呢。比如食品。
他们的胃 ...
不是胃口增加了,应该说需求大于供给即需求减去供给的差变大了,为什么这个差值变大了呢,因为供给能力由于严厉紧缩等原因大量企业根本无法生产而大大缩小了,俄罗斯人的需求也降低了---即降低到最基本的温饱的需求,但是供给下降得更厉害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