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74 0
2025-06-03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运用理论总结论文
  心理契约概念最早起源于社会心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对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展开。
  规范研究成果
  1。心理契约概念界定.
  心理契约概念产生初期被认为是存在于雇佣双方之间的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内隐契约或期望,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如何确定组织水平上的心理契约的争论,出现了关于心理契约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界定。
  以Guest、Herriot、Pemberton等人为代表,强调遵循Schein等人提出心理契约概念的原意,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责任和义务的主观理解,即对心理契约的广义概念界定,被称为心理契约理论的古典学派。
  以Rousseau、Robinson、Morrison等人为代表,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即对心理契约的狭义概念界定,被称为心理契约理论的Rousseau学派。
  因此,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 ...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