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色的虎 发表于 2012-8-15 07:52 
樓主邏輯雖然有些許問題,但他也說明了現在部分博士研究生的處境艱難,其實有提供獎助金給優秀的博士,博士 ...
我觉得这么多的回复当中您的回复比较严密些,您的质疑也确实的比较的有逻辑依据。
关于给博士生发房是否搞特殊化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看。
即博士生仅仅是比工人----或者说一般的工人好一点,比那些有着高超技术的高级技工可能还要差一些,在房地产发展正常的国家里面,房产的价值差不多是个人年收入的五倍,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的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偏离呢?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市场化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就是不允许给自己的职工发房子企事业单位就是没有给自己的职工发房子的经济权利,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在主帖当中已经论述过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剥夺,导致企业失去了经营的主动性灵活性,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僵化,那么以市场化的名义剥夺企事业单位给自己职工发房子的权利,是不是也是一种类似于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剥夺呢。
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的弊端在于一刀切,即不管企业搞得怎么样,企业竞争力多差,都要给自己的职工分房子(当然这是指国有企业),这样就一方面弱化了企业,一方面又惰性化了职工。
如果国家可以明确的规定企业的年利润率低于多少以下不允许给自己的职工发房子,高于多少就可以给自己的职工发房子,那么这样的分房的福利就一方面可以保证职工的稳定,另一方面又不损害企业,相反激励那些年轻的没有房子的职工拼命的工作,因为他们只有认真的工作,企业的利润才能上去,年轻人才有分房子的机会。
如果全社会都对市场化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博士发房子有什么奇怪的,一年就那么几个博士(指加强了博士准入审核制度严格限制博士数量以后)凤毛麟角的,发一套房子让他们安下心来有什么不好。
特别的像当年的那个回到山东大学的某海归博士,满怀着热情,结果却因为现实的房子问题而心灰意懒,最后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剧就再也不该发生了。
最近的新闻是奥运冠军还要担心自己买不起房子。
房地产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有多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吴敬琏为代表的某些人的误导,以及相当多的人的分辨能力的不足,导致人们对市场化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严重限制了企事业单位作为房地产消费当中的团购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如果企事业单位以团购的方式介入房地产市场,那么也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以团购价格拉低房地产价格。
也就是说给博士发房子,不是给博士搞特殊化,而是让博士首先正常化起来,现在的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是严重的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