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76 7
2012-08-21
985和211的论证质量高于一般高校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地方高校的个别教师的高质量论文很可能都初审就被专业水准不是太高的编辑以习惯思维给毙掉了,这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到一般高校工作的名校博士感到论文发表难的确是实情。百万英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的!
但是,真想以此说明什么和预测什么,估计是徒劳的。搞学术研究的,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这是学者治学的良心;否者,有心术不正之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21 11:54:28
我们总是受害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2:05:55
只能选择适应了,不然又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你真有水平
可以投国外的嘛,这不就没人歧视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3:16:19
匿名者 发表于 2012-8-21 12:54
你真有水平
可以投国外的嘛,这不就没人歧视你了?
诺贝尔奖得主也是成天牢骚满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1 14:17:30
是的,所谓的歧视只是个过程,不是恒定的结果,绝大多数人才(95%)还是能出头的,除非你刚好在那5%区间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