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929 11
2012-08-23

        序言

        银行之名由来:米有米行,布有布行,财富记以银元、银票,设店专理,即为银行。

        培根《论财富》。

        本杰明·富兰克林《哨子》http://www.bartleby.com/109/2.html

        Das Kapital——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我粗译为私有制——对政治化经济的察判

        宣传会放大一个人、一本书、一件事情的影响,好像灯光下大大的影子,或者功放后响亮的声音,我们需要注意了解这个人、这本书、这件事情的本身,不要被影子和放大的声音吓到。  

       工业时代的常识

        社会主义是难的,资本主义容易吗,也不容易。

        然而,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其实大同小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经历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简而言之,这是工业的时代。

        在今天的工业时代,个人与个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发生了飞跃,即短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之前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如今已是“口中粮自千里外”。爷爷到老都过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生活,孙子一长大已经变成一片“口中粮自千里外”的景象。山水自悠然,世界大不同。

        无论社会主义的难,还是资本主义的不易,都源于这种个人向众人的转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个人的“危险-委屈”源于君王与臣辅的恣意妄为。众人之恶,施于众人,不因来源单一而轻。

        工业时代,个人的“危险-委屈”来源于各产业链、各流程、各流水线。众人之善,施于众人,不因来源广泛而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人多智,焉知非惑。工业时代有工业时代的祸福。

        这正是工业时代的常识。

附件列表
钱币的流通.JPG

原图尺寸 9.86 KB

钱币的流通.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23 16:36:08

       货币的本质是账本

       愚意以为,“存折”这种形式比较接近“货币”的本色,存折不就是一种记录吗(简单的个人账本,只记数目出入,不记消费名目),而纸币、硬币的用处不过因为存折记录变更的不便,口袋里的钱是另一本存折。

      存折进化而为银行卡,在刷卡足够普及的地方,纸币、硬币有完全退出的迹象(可能不会完全退出,银行信息系统有赖电力、通信的支持,完全地遍及会有困难),银行卡同样体现为记录。

       而这种“记录”的含义是什么,人民币的单位1元代表了什么呢?看起来不容易说清楚。

       商品是实的,货币是虚的,货币以记录之虚对应商品的财富之实,这种对应如此接近,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商品、货币,以为它们是一致的,都是商品,都代表财富。

       货币的本初是商品吗,我更愿意相信货币的本初是账本。

       货币表示一种记录

       简单地讲,货币表示一种记录。当然了,这种记录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就是说这个记录的耐用、可信性、通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纸币的选材印制与防伪、银行账户记录的准确与保密。纸币,一张纸,有个数字,不就是记录吗?硬币,一块钢镚儿或者其他金属材质,印有数字,也是个记录嘛。存折、银行卡,同样是记录,记录的介质换成了磁卡、硬盘,有通信的便利。挣钱、花钱就会有记录的变更。纸币或者硬币是定额的几种,有实时的方便;银行的这种,可任意数值,有适应大数额及安全的考虑,银行的安保要求是比较高的。货币是什么,最直接的看法,货币表示一种记录。

       这种直接的看法,不知什么原因,并不为人们,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还是普通百姓,所广泛接受。当然,关于货币的发行,也就是考虑货币既然是一种记录,那么记录的含义是什么,这个可能也并不复杂,但同样的,不知什么原因,可以百度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的原则,但实行的情况好像并不符合。也许是工业的发达,造成事情的规模庞大与复杂的程度让人却步吧,懒得去理。除发行外其他方面货币的应用,有些看起来可能会感觉与货币作为一种记录比较隔阂,这也是人们不以为货币是一种记录的原由吧。

       另外一个问题,价格,这个比货币是什么的问题,级别就低得多了。一样东西,按单份,卖家有出价,买家有出价,成交了有成交价,没什么好说的。

       大概问题有不同的层面,比如对宇宙的理解,大的有太阳、月亮、地球、星星,小的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很小的有分子、原子,如果按E=mcc,物质归于能量,世界就是能量,能量是什么,虚无吗,于是世界是虚无。那么最后的结论可以描述世界吗,不行,那只描述了一个层面。对货币而言,或许有类似的情况,我们说货币是一种记录,这是货币的基础层面,不是货币的全部。

       货币有很多的角色,但最本色的是作为一种记录。

       货币发行的办法——币货相当

       无货币的情况——一区域内,三家生活在一起,互通有无,和睦相处,无需货币。
       到有货币——三家分别独立,分为家1、家2、家3,仍然需要互通有无,但分开了,于是需要货币。家1生产米,除自己消耗一份外,尚余两份可供另外两家;家2生产衣,除自己消耗一份外,尚余两份可供另外两家;家3生产木,除自己消耗一份外,尚余两份可供另外两家。为实现米、衣、木的互通有无,发行货币。家12元,对应富余的两份米;家22元,对应富余的两份衣;家32元,对应富余的两份木。交换之后每家都是米一份、衣一份、木一份,都同样持有2元货币。隐含的假设就省略不加描述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发行货币是为了互通有无公平交割,发行并不形成银行与各家的借贷关系,而是对应各家需要交换出去的商品的价值。有趣的是,货币的用处体现在交换过程中,完成交换后每家持有的货币暂时没有用处,也并不代表财富(看起来是不能从另外两家再买到东西了)。如果稍加考虑,我们还会发现,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有人稍微动一下狡猾的心思,这个平衡就会打破,比如完成交换后,家1用持有的2元货币再从另外两家买点什么,而这两家一时失察卖了,到这两家想起来要买回,可能就要多花货币,于是平衡被打破,极端情况下,货币可能集中到一家手里,甚至造成一家富贵两家贫的局面。

       关于货币发行

       货币可说是各种商品票(比如粮票、肉票)的混一,把本来不同的东西混同起来,当然就稀里糊涂了嘛。这是其一。其一之后有其二,就是价格脱离劳动计量(劳动的质与量,所谓工钱)规矩,物以稀为贵,买卖双方同意,有什么办法呢。因为稀里糊涂的又不守规矩,当然就有聪明人浑水摸鱼。银行家就很聪明啊!

       回到你的举例。与AB直接交易相比,多了个银行,银行不过起了记录这项交易的作用。整个过程,没有体现增发货币的需要。于是你的例子表明,市场上增加了商品就需要增发货币的假设不成立。//

       有个故事表明,货币其实体现了一种记录的需要。

       一游人到小镇一旅馆,拿1千元给店主挑了个房间。他上楼时,店主拿1千元给屠户支付了欠的肉钱;屠夫去猪农那还了猪钱;猪农还了饲料款;饲料商去付清召妓的钱;妓赶紧去旅馆还了房钱;这1千元又回到店主手里。这时游客下楼说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但全镇债务都还清了。

       虽然是既稀里糊涂又不守规矩的计量,但既然用了货币来计量,就要用货币来实现交割。每个交易主体名下的货币量,通过银行的,银行记录着(即存款),直接个人的,个人记录(即现金)。

       承前叙及,这种记录,既然是记录,是有人可以搞鬼的。银行家就会搞鬼,会计也是。//

       补充:劳动的记量,质与量的计量,以及记录,参考出工工分评工分计工分记工分,毛、邓时期的事情,问我们的长辈就知道了,粮票、肉票是同时期事,同问。//

       货币的存在有意义吗?

       仅看故事中的情节,从货币方面来说,他们本身的总债务都是零,于是货币一来,债务结清。这正体现了货币的价值。货币的效用之一,即混同不同性质的商品(包含服务),统一量化不同性质商品,给一个清晰明了简洁有力的价格,一个数。

       货币的混同量化效用,是有利有弊的,量化带来了交换的便利,但把本来不同的商品混同起来,也就带来了货币之恶。

追本溯源的话,大概就是这样吧。//

       (图示)钱币的流通:
   
        如图,在游人没来之前,店主、屠夫、猪农、饲料商、妓这5人都是欠人1千元并被欠1千元,即这5人的总债务都是0元,只是暂无货币交付,形式上都有欠的帐和被欠的帐,其实并无负担。游人来了,提供了这个债务环所需的货币(5人的账务都是以货币计量的,这也是货币的用处嘛),于是5人的帐在形式上也结清了。这1千元货币走了一圈,就起了这么个作用。若无货币出现,这5人以货币计量的帐要在形式上结清就比较麻烦,你认为呢?

       货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债权凭证(类似借条),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信用债权凭证,这种信用有赖于国家组织的保障(国家发行,不能乱发)及习俗上的认同(大家见钱交货)。有种说法讲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没错,但这样说不容易为人所理解。

       联系实际的话,币值,也就是钱能买到多少东西,实际是随时间变化的,而币值随时间变化会损害持币者的利益(这是很明显的),鉴于这个问题的特殊重要性,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在局部和累积层面仅有微小的变化)是国家组织的重要职责。//

       或许,货币更接近于粮票、布票等各种票的统一,这样来看货币就表示了一种配额,挣钱即意味着争取配额的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3 16:40:04
对货币问题的讨论略作小结。呈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4 15:32:58
一贴两分,好像一副画,却分上下两张纸来画,诚非所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1 13:17:23
这两年为了稳增长发了太多货币,泡沫破裂的时刻可能很快就要到来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6 15:56:10
要理解“货币是一种记录,货币的前身是账本(而非商品)”,厘清遮盖在货币之上的迷雾,所需要的或许只是多那么一点点的探究和真诚。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太可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