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领教了!
由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带来的分配不均对其他产品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希望如今施行的略带行政意味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能够舒缓这一由于价格过高而造成的供需矛盾。
但是说到底,低附加值的适合普通老百姓喜爱的经济适用房不是开发商的最爱,而且老百姓在房地产上的强大需求可以使开发商喊起价来更是肆无忌惮,要不成熟的市场来调控,要嗜血的资本来自动均衡,遥遥无期。
价格只是手段,可不能舍本逐末啊!
宏观调控理直气壮。
good,扫盲
分析另类,但很深入
上课时可以给学生作一个讨论的话题了!
全文足以显示作者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独特的视角,同时还包括灵活的分析能力。但有两个方面不足,一是对日本和东南亚危机缺乏更详细的分析和数据支撑,因为中国国力和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差别太大,所以是否存在同样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证明;二是缺乏政策建议和对策建议,感觉对政策和对策只是泛泛而谈。但我非常赞同作者对东南亚和日本金融危机分析出的“美国提款机”逻辑。另外,调控房价并非如口头上说说那样容易,同样存在两个大的难题,首先是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牵涉到数亿人的饭碗和几百个相关产业,每年依靠这个,房地产直接或间接对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打压房价是否合适?或者打压到什么程度合适?即便是打压,如果不控制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势必仍然造成资产价格的疯涨,因为供求决定价格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我到觉得,中国在完善金融制度和外资管理制度上急需加强和完善。其次是房地产调控势必损害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反对就是这个道理。包括开发商、中介、地方政府、腐败官员,甚至那些已经拥有住房的人都会为反对调控摇旗呐喊,道理很简单,他们只看了自己的短期利益受损,看不到长远发展。所以,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其中尤其要注意的应当是考虑中央地方的治理关系,保证一项政策地方政府能扎扎实实执行才是第一要务,其次要研究政策调控(不单单是房地产调空)的幅度,中国人有个恶习,这个是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就是什么事能过得去就行了,现在21世纪做政府管理宏观经济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去看看美国人搞的什么总统经济报告,人家把数字给你计算的请清楚楚,预测经济增长的数字明明白白。所以这些东西都应当考虑进去,我觉得不应当只是纸上谈兵。
总之,看到此文,甚感欣慰,有感而发,不当之处,望请批评指正,将不甚感激!
并非耸人听闻!
受益非浅
学到很多 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正经历着金融时代
是转贴吧,在别的论坛就看过的
好文章!
我再仔细看看!
关于我国政府,我想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你说中国有不为民的官,我承认,但是你要是说中国没有为民的官,那我想抽你耳刮子!
中央政府不为民不为国是不可能的,就象皇帝一样,什么都和自己荣辱相关了,不可能不努力的。但是中国放权后,地方政府就一直和中央在博弈。这是难免的,国家很多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博弈中变了形,出现了失灵,不能不说是可惜的事。
好文,真想改行做国际金融了~
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
这样的说法对吗?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了,我们国家的人用人民币买国外的商品或者去国外旅游等等会便宜,也就是说能增加贸易进口。跟国内的物价没有很大的影响!
我的想法,不知道对不?请哪位帮我分析一下?
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我们要看到问题,同时要解决问题!我是不能提供好的法方案.望大家思考怎样保卫我们的发展成果.
妙!
分析透彻.
从经济角度出发,融合历史,军事!
不错 有 见解
值得一读,以警国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16:03:24编辑过]
好文,分析的很不错,看的我忧心忡忡,饭都不去吃了.
所有的舆论都在倡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人均>1000美元的阶段,不能重蹈拉美危机,更何况中国又有那么多所以的"中国国情",总结一句话,我还是充分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中国的明天.
说的基本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