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毕业的,当时考研没考上,考了公务员,单位还不错,跟经济也有关,在单位写写关于经济形势产业发展之类的小材料。但是工作过程发现学的知识不够用,而且觉得自己更喜欢学校的氛围,有了做学术的打算,于是考了研究生,学的产业经济学。考研的结果出来后,发现专业课刚过线,分数很低,第一次对做学术的想法犹豫了,觉得或许自己并不适合。假期想到未来,更加迷茫了,临近开学,整夜的睡不着觉,到底是做学术还是毕业出来工作呢?我之所以考虑这么早,一是因为开学要定导师,只有对自己的未来清楚,才能跟导师更好地交流,二是因为想好走哪一条路,读研期间才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是更重视自习看书还是重视实习机会。我父母还有亲戚大都是农民,不能给我有用的指导。朋友跟我差不多大,大多打算毕业之后直接工作。我没有办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是否有学术能力,在此恳请各位前辈师长给点意见,感激不尽。
我的性格很文静,做事踏实。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有时候不够理智、有些情绪化,一旦有事情就会心烦意乱,我不知道这是因为经历太少不够成熟还是本身的性格缺陷,但这是让我犹豫的第二点。在我看来,做学术一定要心如止水,如果受外界干扰,那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第三点,我高中读的文科,本科在一所普通的211学校学的经济学,成绩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自己当时在学校太过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知识面狭窄,所以我担心这对做学术不利。而且很多人说高深的经济学就是数学,我高中文科,本科专业也偏文,这肯定会对未来的学习不利。其实我挺喜欢数学和英语的,本科学的数学很简单,我没学过高深的数学,也不知道自己的接受能力怎么样。很多人说做学术要有创新,可是在我之前的学习生涯中,没展现过这种能力,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第四,还有未来的工作,其实博士的就业面相对于硕士来说更窄,但是很多高校现在招聘要的都是海龟,这样国内的博士找工作不就很困难了,做学术也是要吃饭的啊。
选择好职业对未来的发展真的很重要,我喜欢相对稳定和能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工作,我喜欢学校的学习氛围。但是我又担心自己没有做学术的能力,尤其是看到名校的同学本科时候知识就那么丰富,越发觉得这是不是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其实根本就不适合自己。可是又很不甘心,有种想尝试却又害怕走弯路的心理,恳请各位过来人给点指导,或者对未来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给些指导,我不希望自己太过于局限书本,如何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呢?如何能写好论文呢?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学术呢?如果做学术的话,如何选择导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