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的话,那么,很多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就毫无经济效率可言.
但如果医疗服务只是一种消费,那么只要有支付能力,任何治疗都是有经济效率的.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转自CENET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张三李四:
蓝田兄举的例子,我觉得是一种消费啊。
我的理解,消费追求的是当期收益,投资追求的是未来收益,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呵呵。
老年病人消费的是以前投资的收益,如果没有这种消费,年轻时投资又有什么意义呢?建议用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
“人力资本投资说”是卫生经济学的一种理论依据,这种理论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医疗服务的价值,由所治疗的疾病造成的劳动力价值损失的现值决定。
如果把治疗理解为个人消费(事实上我觉得楼上两位都是按消费来理解的),与上面的理论,在价值观判断上会有一些出入。
以下是引用还珠楼主在2004-9-14 21:49:55的发言: 投资还是消费,好像一直没有分的很清楚,如同什么是人力资本一样模糊
如果人的心情愉悦也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的话,消费和投资还有什么界限呢?
准确的说,医疗是一种跨期投资,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那么家庭负担老人的医疗,相当于代际转移支付,如果没有这个转移支付,那么老人在年轻时就不会对自己的小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存在社会保障,那么自己年轻的时候购买保险,供老的时候支出。这有点类似生命周期理论。
考虑代际转移,医疗还是可以获得效率解的。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4-9-14 22:10:46的发言: 当期的“心情愉悦“,当然不算“投资“,无论从哪个定义出发都不算。
有些人(当然是牛人)认为人力资本是包括价值观和精神状态的
我谢谢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个问题放在教育科研网的卫生经济学版上差不多有半年了,几乎没什么讨论,呵呵。
价值观,包括精神状态或许可以影响人力资本存量,但大概不会是通过当期的“心情愉悦”影响的,而是通过“自然利率“。通常意义上的“消费”和“投资”,我想还是应该有明确界限的。
当然,蓝田兄把未来值和现值拿到一起来衡量也未尝不可。而我想突出的是,在卫生经济学领域,说医疗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常是指,医疗的价值是未来“健康“的租,在一般的实证估算中,并没有包括治疗所带来的“效用“,事实上,也无法估算。
我的意思是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效率标准。
也不知道是不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我自己是觉得有点绕。
区别当然有了,其中一个例证就是利息,利息就是为了让人放弃当前消费所付的代价,照费雪的说法是对付“不耐”的。
“医疗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常是指,医疗的价值是未来“健康“的租,在一般的实证估算中,并没有包括治疗所带来的“效用“,事实上,也无法估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要是没有或者说不包括治疗所带来的“效用“,那么病人在医疗过程中(比如在打点滴的过程中)身体慢慢感到舒适,这是不是效用?当前效用也有的吧。另外,为什么要把当前与未来收益区分开来,对解释现象有什么区别吗?我还是不太清楚呐,可不可以进一步说明?
是这个意思:在实证中,可以估算健康在劳动力市场的“租”,以此贴现作为治疗的收益,但“效用”是无从估算的,一般的卫生经济学投资-收益分析中,没有也不可能把治疗的“效用“包含在其中。
俺也说几句,我觉得投资和消费基本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少数时候无法区分。我的标准是,消费是为了直接使自己愉悦,通常以效用测度;而投资具有庞巴维克意义上的“迂回”性质,即必须通过别人的行为获得事后的收益,通常以货币测度。它们都具有时间周期或者说可以跨期,不能单纯以时间长短论。从这个角度讲,去医院看病时,如果为了看小护士,这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效用,当然算是消费了;如果是单纯看病,那么通过别人修复自己的人力资本,使得这个修复人力资本能够在市场上赚更多钱,因此就算投资了。
当然,可能在最细微的地方,投资和消费难以区分。但是,我觉得一个直接一个间接,一个效用一个货币,总还是可以粗略区分的。
个人浅见:一个人没有病的时候,去做体检,去做健康咨询,这些很明显是人力资本投资。一个人生了病,去做医疗,治好疾病应该算为消费。因为,你得了病不去医治的话,有那么一个概率你会直接挂掉,而医治了,你未来的预期收入是不变的。但假如你没病,却积极体检,做健康咨询,可以随时科学的调整生活方式、节奏,这样你未来很可能一直保持健康状态,只要这个花费低于生病治疗的花费,未来的收入是增加的,这是投资。
但这里有这么个情况,假如是慢性病呢,假定自知绝不会导致死亡,但对未来的收入有影响,例如关节炎,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收入,这时医治关节炎(假如100%能够治疗好),是投资还是消费呢?我的答案是消费,不是投资。人们对事先对是否会得关节炎是不清楚的,预期的未来收入是在这之前就形成的,现在得了关节炎收入要减去一部分,就不就医就看治疗费用和这减去收入的大小之比了。
因此个人认为投资应该是暗含着这一支出是能增加未来收入的,得病不论是急性慢性,恶性良性只应看做是不可测的风险,得病后的医疗与否的选择是衡量应否承担这一风险带来的损失还是规避掉它,而既然是一种费用,就应该算入消费中咯。
本人粗见:消费是为了某种需要的满足,投资是为了获取受益,可以是货币形式的也可以非货币的,因此医疗应该算作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比较搞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