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访华与人民币升值]
老鲍来中国,为的目的只是一个,需要中国将人民币兑美元的价位继续调高。而为了表示“良好的沟通意向”人民币在老鲍同志访华期间突破7.94/美元的历史下限。
但这样的示好,和老鲍同志的终极目标并不一致。
对于众多西欧国家以及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来说,人民币升值是关系到贸易顺差的重大问题。他们更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建立起动态的汇率调整制度;从而让国际贸易收支头寸能够顺利实现平衡。
但对于中国而言,在目前中美两国的产业贸易条件未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建立这样一个让汇率自我平衡的机制,就必然意味着要让更多的外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除了汇率浮动机制之外,还必须增加外资对金融体系的渗透性,这在尚未建立完善的对冲机制的中国,无疑将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是的,让中国政府担心的是,在国家经济已经进入通货膨胀通道的时候,开放资本市场和外汇管制是要冒风险的,前车之鉴并不遥远,近邻日本,泰国,东南亚,均是金融风暴的受害者。
中国政府最担心的是,由于CPI等经济数据编制落后,目前的经济状态并不明晰,从CPI反映的通货膨胀率仅有1.3% ,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却有着无法抑制的投资冲动,不仅两个三角洲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内陆地方政府也热衷于建大楼,搞大工程(中央的控制力下降)没有人有把握说现有的经济体系是否能够经受游资的冲击。
------------------IPO加速:正在起化学变化
IPO加速,一方面看是国内众多垄断集团又一次搜刮民脂民膏;另一方面看则是将处于存款状态的资金转化成一种流动度更快的资本形态。
如果从北京的角度看,这倒类似于一种折衷的防御准备;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股指期货一直迟迟未能推出,其实等的就是IPO后的股市形成规模市值----------只有形成有规模的市值,在引入对冲机制后才能防御对冲基金的冲击。这是在其他制度一时未能放开的条件下的一种折衷。
所以,IPO才会饥不择食,将工行、国航这样的垃圾巨无霸都带到A股来;其中,国航还是个问题户,盈利水平都达不到就上市了。损失的当然是小股民,但是对于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的北京来说,这倒不是关乎系统性的大问题,最多也就是阵痛。
从这样的角度看,IPO扩容,倒是为了防备中国这个大气球被刺破而准备的。
下期预告:
特别报道:上海帮的倒下是一种必然,陈良宇是一个信号:开大会前杀鸡示威啦,社保资金案最担忧挑起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