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直接的“回复”功能突然出问题,我将第一页的几个问题一并回复如下:
坛友拥抱大海的鱼:
陆老师您好:
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你主张劳动力的充分流动,而认为教育的作用很小,但设想如果让农民工都进城,他们能找到工作吗,不还得靠教育提升技能吗?国家间的流动与我国地区间的流动应该不是一样的,如果中国人都去美国可能真能富起来,因为国家的一些体制和机制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你认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据说超过0.5)与当年同样超过0.5的拉美国家还有美国具有可比性性吗?换言之,基尼系数可靠吗?抛出实际生活成本真实的差距有多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383448
RE:关于城市发展与就业、收入的关系,下一期《中国社会科学》就会发表我一篇文章,其中主要的思想参见:
[url]http://lumingfudan.blog.sohu.com/208945551.html[/url]
国家间流动不能自由,因为这是政治决定的,而国家内(甚至欧盟内部),人口的自由流动应是题中之意才对。
基尼系数在9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得不多,是指全国层面,单独看城市内部,增长速度是快的。另外,东部地区存在省间的收敛,这
也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缩小有作用。具体可参考李实教授的一系列研究。至于数据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回答了。我们的工作是尽
量用准确的数据,但离开现有的数据,也没有更可信的了。
------------------------------------
坛友霍冠锦:
陆教授:您好,您觉得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地方债务居高不下的隐患,我觉得这是中国经济的一颗毒瘤,谢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383448
RE:只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推动真实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才是正解。在平衡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结果是低效率的,那么,地方债务就
难以偿还,最后,就是通胀这一条路。非常危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1588982&page=1&from^^uid=3383448
-------------------------------------
坛友zhangchaopku:
陆铭教授:
您好,能否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角度谈谈我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未来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路径有哪些?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383448
RE:目前的选择是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两种,请参加我的文章:
陆铭,2010,《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137-148页。
陆铭、陈钊,2009,《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月刊》,第9期,78-84页。
----------------------
坛友xianghui2081:
请教陆老师:在当前外需乏力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是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城市经济的集聚优势?还是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
如果没有“应该”,未来5-10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的区域发展将会呈现怎样的格局?当前的国内外局势是不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383448
RE:当前的思维误区是,将东部和其他地方的发展割裂开来,将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割裂开来,实际上,通过推动经济集聚、促进东部和大城市(包括内地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对此,请参考:
许政、陈钊、陆铭,2010,《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第7期,144-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