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高校院系合作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819 10
2012-09-26
        2012年9月22日下午,主题为“银行与保险等金融问题”的中国青年经济学者第六分论坛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九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重点高校的青年学者分别发表报告,同与会学者及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论坛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刘玮教授主持。
        首先做报告的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的张杰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共生抑或掠夺》。报告指出,2011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五大银行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808.49亿元,相当于日赚18.65亿元,银行获得利润如此容易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银行体系盈利能力和盈利手段正当性的怀疑与责问。其中,最为引人关注且令人担心的问题是,中国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如此高的利润是否是其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通过对实体经济的利润掠夺所获得?一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关系还是掠夺关系?
        张杰教授等人在研究中通过使用1999-2007年国家统计局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处理内生性的多维度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体系与不同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贷款成本支出和利润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只有民营企业中贷款成本支出对利润造成了显著的“挤压”效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者在国有企业中呈现出显著的“共生”关系。在集体和外资企业中,既没有表现出“共生”关系,也没有表现出“挤压”效应。从贷款成本支出和资产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看,也只有民营企业中贷款成本支出对资产增长率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其它所有制企业中,则没有表现出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特别是在那些融资约束强、无法得到ZF补贴、产值小、劳动密集程度高、规模小以及私人所有性质的民营企业中,这种“挤压”效应和“抑制”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还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并没有缓解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掠夺”效应,反而加剧了这种效应。最后,张杰教授指出,这篇关于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的论文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从而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对于民营企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自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的俞红海做了题为《价制度改革与中国股市IPO‘三高’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中国证监会推行询价制度改革之后,IPO发行过程中出现了“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率,这导致大量超募资金闲置浪费,并由此产生了新的财富分配不公问题。对于IPO“三高”现象的研究并且提出消除“三高”现象的措施不仅关系到证监会能否切实贯彻“三公”原则、更好地推进下一步询价制度改革,同时更关系到中国股票市场1.65亿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并涉及到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平性问题。
        俞红海在论文研究中通过手工收集和整理2010年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以来的网下机构投资者详细报价数据,对IPO询价过程中的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刻画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股票市场IPO询价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参与询价申购的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过度竞争,并由此产生机构报价过高的问题,从恶进一步导致IPO定价过高及IPO“三高”问题的出现。最后俞红海老师认为,要想改变当前的IPO“三高”问题,就需要改变当前的同比例配售及摇号配售制度,逐步从当前的核准制改革为注册制,以改变IPO资源稀缺性与投资者炒作现象。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博士谢晓闻发表了题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是风险传染者还是风险接收者》的报告。论文通过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2005年1月4日到2012年3月30日中国和全球其他主要股市的联动性问题,并基于此探讨了中国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全球风险传染网络中扮演的角色。
        谢晓闻博士对风险传染者以及风险接收者进行了定义,即若某国(地区)股市影响其他国家(地区)股市的数量高于其他国家(地区)股市影响该国(地区)股市的数量,则被定义为风险传染者,反之,则被定义为风险接收者。在两次危机的全球股市传染网络中,美国股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次贷危机中是风险接收者,起到了风险承担的作用,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没有进行较大的风险传染。欧债危机期间,由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留下的后遗症,使得中国在接收外来风险的同时,开始向外传染风险,但风险溢出比较少,因而中国并不是经济风险主要输出国。这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太完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ZF应进一步大力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以使我国股市更加成熟、理性,进而能充分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报告人就自己的论文做出了详细清楚的解释,评论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及一些相关的建议,现场同学也积极提问,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询问,报告人进行了认真地解答。在这个关于银行和保险等金融问题的分论坛中,青年学者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求真精神,现场同学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获益匪浅。




转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页:http://economics.nankai.edu.cn/html/news/xyxx/180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17 09:22:59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9 15:36:17
是个好东西,我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1 02:08:47
楼主我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3 17:22:1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27 10:15:10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