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guw 发表于 2025-7-17 06:09 
宝玉射覆砚台,贾宝玉就是脂砚斋。
所谓传阅本就是没有雕版印刷发行,不是一般小说在民间销售流传卖钱。
就是只在曹雪芹的生活圈子内认识或者有关系群流传。
他祖父曹寅的官职以及与康熙的关系。曹李两家不是一般的地方官。
所以作者著书的阅读群不是一般平民,小说在当时只是消闲的书。
他也应该没有著书广为流传去赚钱,作为旗人的身份也不容许他这样做。也要防文字招尤。
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
“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
作者认定的读者群不是一般百姓,而且旗人的官宦群。
他眷恋昔日家势,怀缅过去的美好时光。而提醒读者群不要重蹈覆辙。
所以为什么永忠作为康熙帝十四阿哥胤祯的孙子,而“几回掩卷哭曹侯”。
《石头记》开篇第一回提到的“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甲戌本批语三条:①【眉】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今余想恸血泪盈、②【眉】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③【回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庚辰本批语两条:①【眉】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②【回后】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 壬午春。
甲戌本之③是畸笏叟所批,畸笏叟命芹溪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故事。
后来改成《石头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但作者狡猾,草蛇灰线,处处作伏。
没有修改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的伏笔。所谓“不写之写”。
从脂砚朱批,畸笏叟,与及作者,他们大概是三人,作者与脂砚并不是同一人。
宝玉居处是怡红院,喜吃胭脂。这是否脂砚不得而知,不能作为证据。
但宝玉是否作者自述?不一定,胭脂是否宝玉原型?未必。
但宝玉应该是他家族或者作者自己作为原型。但小说不可能完全写实,否则这变成传记了。
但写作基于生活经验,曹雪芹就算有才气,也不可能写出《百年孤独》,或者《乱说佳人》。
《石头记》写的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但不一定自己就是主角宝玉。
所以要更深入了解《石头记》,应该是考证他的家族,亲属等人。
但目前缺乏直接史料和考证。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762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