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C刊)竞争日益激烈,审稿周期长、发表门槛高、资源竞争白热化,许多优质研究因“排队内耗”而错失学术影响力。
与此同时,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作为国际社科领域权威索引,正成为学者突围的新方向:
国际认可度高:SSCI期刊被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认可,显著提升研究者学术能见度;
审稿流程透明:多数期刊实行双盲评审,更注重研究创新性与方法论严谨性;
发表效率优势:部分SSCI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仅需3-6个月,远快于国内C刊的“年单位”等待;
跨学科机遇:SSCI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广泛领域,鼓励交叉学科创新。
然而,许多学者因“英文写作障碍”“不熟悉国际期刊偏好”“统计方法应用不足”等问题,难以实现从C刊到SSCI的跨越。
AI助力突破SSCI写作发表困境
25年11月特训
系统性解决这些痛点,助你:
转换写作思维:从“中式论证”转向国际期刊偏好的逻辑框架;
掌握SSCI“潜规则”:精准匹配期刊选题、方法论与文献综述风格;
借力AI工具:快速突破语言壁垒,高效完成符合国际标准的论文并现场投出去。
课程信息:
培训时间:2025年11月8-9, 16日 (三天)
培训地点:在线直播,提供录播回放
授课安排:9:00-12:00;14:00-17:00;答疑
讲师介绍:
陈世智老师,现任台湾高雄科技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台湾交通大学管理博士与大同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双博士学位。
陈老师近年内发表超过70 篇SSCI/SCI篇国际期刊;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8000次;连续三年获得史丹佛大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排行榜;共发表26篇国际研讨会论文,其中4篇得到BestPaper Award(最佳论文奖);曾担任超过20个SSCI/SCI期刊的审稿人;曾主持超过15个科研与产学项目。
自2018年开设SSCI/SCI写作发表课程以来,不止课程受到了广泛好评,也成功帮助多名学员成功发表上百篇SSCI/SCI论文!
课程介绍:
基于70+SSCI/SCI发表与20+SSCI/SCI审稿经验亲授:
关于SSCI/SCI的期刊选题、查找、排名与分类、撰写;
SSCI/SCI论文写作全流程,每个模块结合AI大模型来辅助完成(选题-理论框架-数据收集-文献综述-结论的段落框架-投稿-返修);
继而利用AI大模型和一些小工具,
假设一篇论文研究主题-然后从头到尾完成带着大家完成这篇刊用文章的初稿,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把论文投出去!
课程特色:

课程目标:
短期:
- 掌握AI工具快速产出论文初稿,效率提升300%
- 学会选择匹配的SSCI期刊并优化投稿策略,降低拒稿率
长期:
- 建立个人学术研究脉络,形成可持续发表能力
- 突破“写作恐惧症”与“统计焦虑”,成为方法论与实操兼备的独立研究者
课程大纲
第一天 |
单元主题 | 课程内容 |
研究者的痛点与AI的角色
| - 常见研究写作困境 - SSCI期刊查找、分类与目标设定 - 生成式AI在研究中的定位与限制 |
如何设计一个高质量的 Prompt? | - Prompt ≠ 一句话,而是一个「任务规格书」 |
利用生成式AI打开各种研究方法的大门 | - 研究方法全解锁!用生成式AI当你的超能顾问 - 常见研究方法的写作与执行重点 - 若遇到不同的研究方法,我该如何着手处理 |
理解理论架构与研究模型的逻辑本质
| - 从混乱到清晰:让AI成为你理论建模的导游 - 研究题目是起点,理论架构才是通往发表的地图 - 如何运用生成式AI从理论延伸至变项与假设 - 三阶层区分:理论→变项→假设 - 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推论逻辑 |
数据收集段落的基本结构 | - 数据源说明 - 抽样方法与样本特性 - 资料搜集步骤 - 研究伦理处理(IRB / 保密) |
生成式AI是您的报表解读的随身顾问 | - 论文第四章的角色与内容 - 常见的统计分析技术与结果 - 认识统计的分析流程与常见报表格式 - 让AI协助你解释各式统计报表结果 - 若AI协助解决分析过程可能产生的疑难杂症 |
第二天 |
单元主题 | 课程内容 |
利用生成式AI发展讨论与结论的段落框架
| - 如何从数据谈出理论意涵? - 从数据到洞察:让生成式AI带你收尾、升华、响应文献、提出未来蓝图 - 结论 ≠ 重述结果;应为主题的总结与价值总结 - 从研究的盲点、未解议题、理论延伸,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让AI成为你研究的知识编辑室,从查找、理解到写作都不落拍 | - 关键任务:文献查找 → 摘要整理 → 整合写作 - AI辅助文献筛选(快速比对出版年、样本、模型等) - 制作「文献比对表」→ 进入整合型写作前的基础功 |
打造打动编辑与审稿人的绪论
| - 论文的第一章:从起心动念到理论奠基 - 实务痛点、理论争议还是时事趋势? - 论文第一章的结构与功能 - 将模糊的灵感具体化、将实务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 - 从现象→挑战→理论空白→你的切入 - AI是否能帮你「逆推」问题框架与研究缝隙? |
第三天 |
单元主题 | 课程内容 |
回顾论文五章架构 + Prompt复习
| - 总览第一至第五章的核心任务与AI辅助技巧 - 协助厘清研究动机、优化研究问题陈述、生成研究背景说明 - 透过关键词生成文献综述架构,找出研究缺口,整理引用格式 - 文献综述除了文字说明,有其他的表现方式吗? - 描述研究设计、工具、对象与分析方法;协助建立问卷、访谈提纲、撰写数据分析流程与可靠性说明 - 协助结果可视化、撰写分析摘要、归纳数据之间的关联 - 总结发现、提出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帮助研究者发现、撰写具说服力结论、生成针对不同利害关系人的建议 - 研究摘要的形成 |
论文完成后的投稿准备与运行时间
| - 投稿前的准备与检查 - 投稿系统操作流程 - 常见投稿过程产生的细节问题解决 - 返修与响应范例 - 处理审稿意见 |
我需要学习其他的生成式AI吗? | - 试用常用的文字型生成式AI服务 - 使用 AI 写作助手须注意的学术伦理 |
学术发表经验分享
| - 我的学术旅程 (我的时代是没有AI这样的工具) - 从没有方法、焦虑、坚持到AI助攻 - 学术是可以走一辈子的事业 - 合作的力量与价值 - 生成式AI的加入,学术写作新时代的可能性与需注意的地方 - 我的话给后辈:学术的慢与深,亦或浅或快? - 综合讨论 |
课程咨询及报名
尹老师
电话:13321178792
QQ:42884447
WeChat:JGxue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