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理由:一是因为我喜欢数学(也能读懂一点)。我读小学那一阵子,陈景润先生是“明星”,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觉得将来应该去证明“1+1”,尽管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弄清楚“1+1”是啥意思。不幸的是,到了高一,我的物理老师只是一个农村的电工,所以,我的物理成绩一落千丈(这样说,很对不起我的老师,但我只是说了一个事实)。如此一来,分科时,我就读了文科。其实,农村中学那时根本就不重视文科教学,因为那时的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高考时,我还考得不错。第一志愿填的是经济学(当然,那时并不知道经济学需要数学,其实,我读大学时,经济学专业同学的数学未必很好。)第二志愿是历史学。最后,我读了历史学专业。
二是因为我学了历史学。我读的历史学系在中国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我很感激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从历史学中,我似乎看到“经济力量”比政治、乃至军事力量还厉害。比如,价格革命。因此,我后来跨专业读了西方经济学。
三是我发现经济学老师的水平(与教我历史学的老师相比)要差很多,所以,我觉得我将来要当历史学老师的话是没有前途的(虽然我学的不是师范、也从来没有学过师范,但我很早就想当老师。也许是我祖上可能N代没有读书人,所以,在老师不太吃香的岁月里,我家人都一致支持我当老师,特别是我母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4 23:02: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