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370 14
2025-10-21
全球首款水运“高铁”来了!芜湖制造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强国建设全面提速。全球首艘标准模块电池换电船“河豚蔚蓝01”今年4月在安徽长江芜湖段顺利下水,前不久该船圆满完成定型试验。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河豚蔚蓝01”是合裕线3000T多功能PACK换电标准船型。该船为何被称为水运“高铁”?它的顺利下水与完成定型试验将对中国在内河绿色智能航运领域带来哪些提升?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进展如何?


“河豚蔚蓝01”圆满完成定型试验。(受访者提供)


为何被称水运“高铁”


“我们理解水运‘高铁’是基于轨道交通‘从绿皮车到高铁’的发展经验,高铁提速得益于高铁技术的发展和高铁站的标准化、智能化协同,我们将‘河豚蔚蓝01’定位为水运‘高铁’,核心在于重构航运效率体系。”“河豚蔚蓝01”研制单位三点水新能源科技的董事长郑天保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专家介绍,不采用换电模式的船只按传统充电模式需5-8小时靠泊充电,而泊位资源不足是中国内河航运的一大痛点,当前全国生产性泊位与船舶比例达1∶15,这些因素严重制约港口吞吐能力。“采用换电模式,将单船补能时间大幅压缩,能有效缓解泊位紧缺,减少用户补能焦虑。”郑天保表示,“河豚蔚蓝01”的PACK换电模式实现单块430kWh标准化电池更换仅需5分钟,整船6块电池换电全程控制在30分钟内,将单日泊位服务能力从6-8艘提升至12艘以上。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水运“高铁”还借鉴高铁“车—站—轨—云”智能化协同理念,首次构建内河航运“货—船—岸—云”一体化系统,该船还针对合肥-芜湖定点货运场景开发,为新一代航运系统建立技术范本。


全球首创“船车储”共享电池体系


郑天保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填补全球空白的核心技术是“船车储”共享标准化电池包,该体系已申请370余项专利。这也是全球首次在船舶应用车规级电机,测试证明,效率突破97%,配合标准化舱室设计实现动力系统全面升级。


据介绍,在通用兼容性方面,该技术依托成熟车用电池平台实现软硬件标准化,通过23项船舶特殊环境适配技术认证,使同一电池包兼容船舶、港口重卡、AGV叉车及储能设备。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多场景自动识别与模式切换,完成盐雾、振动、温变等极端环境测试。在安全性能方面,“船车储”共享标准化电池包实现双重突破,主动安全层创新开发电池AI热失控算法模型,被动安全层全球首创电芯级高温抑制技术。独创船舶柔性供电系统,攻克换电瞬时失电和行驶过程电池消防等行业技术难题。


国际上研究应用进展如何


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在全球航运业向绿色零碳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船舶换电技术正成为突破续航瓶颈与降本压力的核心方向,但其发展路径因应用场景差异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分野。


专家表示,从国际实践来看,以荷兰ZES公司为代表的集装箱式换电模式是主流探索方向。其为“阿尔芬纳”号打造的ZESpack系统,将2MWh容量的电池组集成于标准20英尺集装箱中,通过专用码头充电站实现15分钟快速更换,适配莱茵河流域的货运需求。ABB公司也推出类似“即插即用”集装箱储能系统,凭借高容量、强兼容性的优势,在中大型港口及近海航运场景中快速推广。这类技术路线虽能有效提升船舶运行效率,但对专用充电站、重型吊装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要求极高,仅适配具备规模化改造条件的中大型港口,难以覆盖支流密布、码头分散的内河航运网络。


相较之下,国内以PACK换电为代表的模块化技术路线,正开辟出更贴合内河航运特性的发展路径,形成对国际主流方案的差异化补充。上述专家表示,国际方案为远洋及枢纽港运输提供了规模化范本,而以PACK换电为代表的国内创新,则精准破解了内河航运的转型难题,为全球内陆水运的绿色变革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路径”。


[color=rgba(0, 0, 0, 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5-10-21 19:08:48

内河航运动力进入新阶段


“‘河豚蔚蓝01’的成功下水标志着‘全球内河新一代航运系统’进入了实质性落地阶段,重新定义了水运物流的发展方式。”郑天保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


此外,该突破还将带动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据悉,船舶产业链覆盖国民经济20个大类,与汽车产业高度协同。沿江汽车产业集群城市可快速转型船舶配套基地,预计到2028年,换电设备制造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智能控制系统将带动芯片、传感器产业发展。嫁接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优势,内河新能源船舶有望成为出口“新三样”后的新增长极。


上述业内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水运“高铁”核心突破在于将电池单元小型化,通过换电车实现船电动态补给,无需依赖固定码头的重型设施,完美适配我国长江、京杭运河等内河航道“小码头、多节点”的分布特点。目前该技术已实现高度自动化自主换电,较国际同类方案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安全性,解决了传统内河船舶“充电难、等待久”的痛点。这种“低基建依赖”的技术特性,正加速推动内河船舶向新能源变革进程。


郑天保认为,“河豚蔚蓝01”采用纯电动力,实现零碳排放,随着内河绿色船舶的示范应用,叠加国家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政策的刺激,预计到2028年,内河新能源船舶的存量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30%以上,显著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显著降低水运碳排放。这不仅促进船舶本身碳减排,更将赋能社会物流全链路减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9:09:09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9:10:24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举行!梁言顺王清宪出席
[color=rgba(0, 0, 0, 0.9)]​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举行[color=rgba(0, 0, 0, 0.9)]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color=rgba(0, 0, 0, 0.9)]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color=rgba(0, 0, 0, 0.9)]梁言顺王清宪出席[color=rgba(0, 0, 0, 0.9)]

10月18日上午,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举行。省委书记梁言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出席,省领导王东伟、单向前参加。


近年来,安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此次全球创新大会成果展,集中展示了企业在智能底盘、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固态电池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梁言顺、王清宪走进展馆,与汽车领域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技术研发、场景应用、销售出口等情况,勉励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助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出更大贡献。


梁言顺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强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路,努力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坚定不移“走出去”,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省委、省政府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会上,梁言顺宣布开幕,王清宪致辞,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等分别作了发言,举行了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奇瑞集团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同签约。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海外经销商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等约3000人出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21 19:12:07
从郑强到王树国,奇瑞的粉丝太顶流!

[color=rgba(0, 0, 0, 0.9)]10月18日,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启幕。这是奇瑞向全球展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瞻领域最新成果的魅力舞台。现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

[color=rgba(0, 0, 0, 0.9)]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名叫王树国,现任福耀科技大学校长,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等职。在18日的即兴演讲中,王树国给予奇瑞、安徽、芜湖特别高的评价,他的精彩发言迅速在网上引起广泛传播和热烈反响,给奇瑞和芜湖带来一波“泼天的流量”。

[color=rgba(0, 0, 0, 0.9)]奇瑞能拥有王树国这样的顶流粉丝的力挺,正是长期以来执着于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丰厚回报。时隔三日,今天重温王校长之言,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color=rgba(0, 0, 0, 0.9)]其实,在奇瑞的忠实拥趸中,还有很多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其中,特别著名的一位是郑强教授。

[color=rgba(0, 0, 0, 0.9)]曾在浙江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任职的郑强教授,和王树国校长一样,都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教育理念、产业报国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各具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所共同秉持的家国情怀、创新追求和人格魅力,在引领年轻人成长、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很多人,都被他们的演讲感染过、震撼过、激励过。

[color=rgba(0, 0, 0, 0.9)]相比较而言,郑强教授堪称奇瑞的“忠粉”。他到浙江大学任教后,不顾“学校后勤处的阻拦”,毅然选择了排量1.6L的奇瑞A3作为自己的座驾。后来,又陆续购买了东方之子、观致5、瑞虎7PRO、星途揽月。2024年,郑强购买了自己的第6辆奇瑞汽车——星途追风。不久后,又通过置换的方式买回了他的第7辆奇瑞车——瑞虎9。


郑强教授购买的7辆奇瑞汽车。

[color=rgba(0, 0, 0, 0.9)]郑强和奇瑞的故事,可以写成一件长篇的新闻通讯。他曾调侃驾驶第一辆奇瑞车遭遇车祸时因未撞准部位导致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曾为奇瑞呼吁“坐中国车,做中国人,就是幸福!”;还表示“作为材料科学家,很期待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在奇瑞汽车上,哪怕是一个小东西能(应)用上,都是我们的光荣。”尹同跃曾给郑强去信,感谢他“再次选择奇瑞汽车作为出行座驾”,网友则称郑强为“奇瑞代言人”。

[color=rgba(0, 0, 0, 0.9)]真金实银掏钱也好,真心实意建言也罢,郑强购买奇瑞的经历,反映的正是中国民族汽车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非凡历程。今天的奇瑞,完全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车主——你们的选择没有错!你们的超前眼光令人佩服!


奇瑞在全球销售已超1300万辆乘用车。

[color=rgba(0, 0, 0, 0.9)]从数十年坚持购买奇瑞的郑强,到第一次踏上芜湖土地就“叹为观止”的王树国,奇瑞依靠长期坚守的创新意识、“小草房”精神,书写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向上突围的创业史、奋斗史、辉煌史。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拼搏奋斗的奇瑞人,当然也离不开广大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每一位用户、每一位支持奇瑞的网友,都为这份荣耀的闪光,付出了自己无私无悔的努力。

[color=rgba(0, 0, 0, 0.9)]犹记得王树国三天前的精彩演讲——

在(芜湖)这样一片创新的热土上,有奇瑞这样标志性的企业,有芜湖这样一群敢于创新、敢于担责的党政领导,我期待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想了解中国吗?到安徽来!

想了解中国吗?到芜湖来!

想了解创新吗?到奇瑞来!

奇瑞,奇特的祥瑞之光照亮中国创新的未来前程!


[color=rgba(0, 0, 0, 0.9)]当前,芜湖正在举全市之力支持奇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努力把芜湖建设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创新中心、全球供应链中心、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基地。芜湖敞开胸怀欢迎更多的朋友来到这里,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彼此启发激励,进一步深化合作、畅想未来,不断书写更具传奇魅力的辉煌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昨天 04:25
support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