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2-10-9 10:42:10
请教:
1、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都是比较粗糙的,请问教授有没有什么建议使中小企业在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能达到财务管理比较规范的地步,也就是中小企业最应该关注哪几个财务方面的问题?一能使内部管理者能够清晰的知道公司的财务状况,二对外部投资者(PE/VC)也有较好的表达作用
2、目前国内(PE/VC)对创业者成功果实的掠夺已经有好几个案例了,请问张教授创业者在当前法律条件下(国家还不允许我们搞“脸谱”A/B股形式的创业者控制权设计)对创业者如何保障自己在融资过程中的对企业始终保持一定的控制权有什么建议?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0:53:48
很好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20:04
两年前和张老师有一面之缘,很佩服您。我想请教下您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领导的过度自信形成机理是怎样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否有所差异?个人认为,民营企业的领导可能是更为纯粹的过度自信,既有着对市场形势的乐观估计,也有企业家精神似的试错性、盲目性冲动;而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否掺杂着政治业绩动机,以及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的决策监控失效(下级人员或相关人员可能有趋炎附势之嫌),另外,国有企业相对便利的融资优势以及预算软约束是否助长了企业领导的过度自信。期待您得解答,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37:35
张老师:
     你好,能否介绍一些在研究中数据收集方面的经验,如何才能收集到的一些独特视角的数据? 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46:21
张老师,请问我自学审计课程已两年,自己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完全是看书自学,但是到现在还是不能理解审计的精髓,你有什么建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52:13
1、中小企业在从生产到销售中对于供应商和销售商,终端用户的诚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财务和公司治理角度)。
2、公司治理的程度从哪几方面体现,是否可以是针对贷款、投资(PE/vc)、其他债权人对该公司账款催收的方案等的依据,若是依据的话,对整体评判起到百分之几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2:22:35
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2:34: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4:39:51
张老师:
1、我想问公司治理到底是什么,一打开上市公司年报,公司治理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规范运作。实质上,这些层面,一般人都接触不到,我感觉公司治理就是公司的几个董事、监事的事。请问您怎么看?
2、读郎咸平的公司治理,发现所谓好的公司治理就是分红,哪家的上市公司分的现金多,就是公司治理好,您怎么认为?
3、每年一度上市公司金牌董秘评选,评选指标都是看每年的分红多少,实际上有好多董秘都勤勉尽责的工作,信息披露没问题,规范运作没问题,就是公司没有分红能力,您怎么看每年一度的金牌董秘评选?
4、2012年深交所半年报财务报告附注都统一了格式,制定了统一的模板,但实际上,看上市公司半年报附注就是乱七八糟,请问您怎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02:10
张老师,您好!
   我想咨询
    1、关于公司治理,对于成立不久的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关注,可以避免后期出现的机构、管理的问题?
    2、对于一个公司的高管来说,不重视财务,规模已达几百亿,但不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实际只有6人,每天只有疲于应付核算,内控只能抓大放小),想去做财务管理没有精力和时间,感觉迟早会出现问题的,如何去说服总经理?
    3、公司在项目建设阶段的审计主要应关注哪些方面? 是工程预算审计、财务审计、还是项目进度审计?
    谢谢张老师的答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06:28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0-8 09:37
坛友黑马CPA:
张教授您好:
                我想咨询两个问题
1.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只能试着回答一下。我觉得所谓公司治理,是通过构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外部和内部),来缓解股东与有关利益方的利益冲突,例如股东与管理层、股东之间的冲突,保护股东利益。主要的研究问题是研究特定环境下,哪些治理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发挥何种作用等等。
2.从人大全日制MPAcc的就业情况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07:5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0-8 09:38
坛友philipy:
张老师,您好,作为博一的会计专业学生,您能给些建议么?谢谢。
1.大量阅读会计、财务、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文献
2.掌握计量经济学和计量软件
3.多和研究突出的年轻老师或师兄师姐打交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15:43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0-8 09:38
坛友anthea1357:
张教授好,我想咨询的问题是:
1、面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中国的中小企业如何寻求到 ...
1.细分市场,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差异化、低成本等战略;不要盲目扩张,不要随大流,不要见到投资机会就心动,坚持自己的优势主业是正道。
2.从企业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理财,注意融资渠道多元化,注意自身利润的积累;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获得供应商或客户的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制度层面来说,逐步发展中小银行,甚至是民间信贷是大势所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20:18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0-8 09:39
坛友cnsybase:
请问下张老师,在国内经济环境如此差的情况下,还有严厉的限购,房地产为何还能以一枝独秀
我一直觉得这还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在目前的分权制度下,地方ZF有强烈的动机做高GDP,提高财政收入,而房地产能够帮助它们实现目标;中央ZF在和地方ZF的博弈中,实际上市处于下风的,因为今非昔比,中央行政命令还是无法战胜市场的力量。而且,ZF采取的所谓限购措施,是有悖经济学原理的。这种“堵”的方法可能还是要让位给“疏导”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23:02
会计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25:24
luoyoujia 发表于 2012-10-8 10:49
张教授您好,想请教以下两个问题:
1、审计理论与方法(普硕)、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PAcc)这两门课程的 ...
1.从我的教学实践来说,普硕的审计课直接安排学生读和讨论经典的英文实证文献,其中掺杂实证方法的讲解和应用;MPAcc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讲一部分理论,再进行案例讨论。
2.这个题目比较大。关键在于找到好的视角,并和主流文献有接口。从目前来看,比较好的选题可能是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变迁,来研究重要而有趣的审计问题,因为中国与审计有关的制度变迁是很丰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27:06
idlehan 发表于 2012-10-8 11:47
张老师,您觉得作为该领域的研究,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应该是哪一块,与计量经济水平各占多大比重?
计量只是方法和工具,更重要的应该还是对于经典文献的掌握,并训练如何将这些理论与对现实的观察结合起来,方法够用即可,一定不能舍本逐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33:45
yeting2000 发表于 2012-10-8 14:09
张老师:
    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从我国目前产权变革过程来看,越来越 ...
首先,我觉得应该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产权的变更会让企业直面市场,当面临市场压力时,企业有动力调整治理结构。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ZF应该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否则再完善的治理机制都只是橡皮图章。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构建完善的治理机制,我觉得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是对股权的安排。同时,应该构建适合自己的治理结构,而不是随大流,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40:36
施冠锐 发表于 2012-10-8 15:47
张老师您好
会计审计领域关注的大多是微观层面的问题
如何将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运行相结合呢?
这是很好的想法。研究宏观政策、制度环境对会计、审计、财务的影响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主题。但也有相当的难度,可能需要您能很敏锐地观察到一些和会计财务有关的宏观政策,并将它和主流文献与理论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研究一个现象。同时,应该高度关注这些宏观层面的因素与会计财务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无病呻吟式的研究。可以参考一下:姜国华、饶品贵,201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会计研究》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5:51:07
tangaibing 发表于 2012-10-8 19:38
请问一:有人说会计是公司的核心(内部信任的人)你在公司待过,有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请问二:你认为现在 ...
1.会计只是一个工具,它只是负责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但不幸的是,在现实中,当企业管理层有压力和动机造假时,会计则成为首当其冲的打手,而这或许也是大家重视会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吧。
2.当然真理是掌握在实务界手里的,不过不足之处是,实务界在将实践提炼、归纳成理论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至于造假问题,我觉得根源在于制度安排。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看,没有人天生愿意造假,既然它们造假,最主要的还是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当不造假不能生存时(马斯洛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需求),一般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去造假,尤其是当造假成本不太高的情况下。因此,从审计角度来看,可能还是首先要重点关注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我觉得这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的精髓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01:57
ksbjry 发表于 2012-10-9 00:14
学习过公司治理这门课,想请问下张老师,
1,目前审计与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发挥作用的现状如何;
2在中国垄 ...
1.悲观一点说,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它们发挥作用的土壤有点盐碱化;乐观一点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力量将可能一点一点地将盐碱地变为黑土地,那时候可能审计和公司治理的作用才会更好地得到发挥吧。
2.我觉得,中国的内部审计可能很难称得上是审计,它们更多的是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哪里有明显的问题了,才会去查。而我们知道,财务舞弊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显性的问题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将内部审计制度化、常规化可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3.我觉得首先还是需要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生存的土壤吧,首先需要ZF将比赛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在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去竞争,企业才有动机构建真正的治理和内部审计机制;否则,即使有这些机制,可能也是中看不中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03:25
liuwankai03 发表于 2012-10-9 08:12
张老师您好:
我想咨询一下,如何能有效的预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恶性事件?
请参见我前面的回答:我觉得根源在于制度安排。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看,没有人天生愿意造假,既然它们造假,最主要的还是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当不造假不能生存时(马斯洛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需求),一般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去造假,尤其是当造假成本不太高的情况下。因此,从审计角度来看,可能还是首先要重点关注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我觉得这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的精髓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10:49
sewind_tj 发表于 2012-10-9 08:58
张老师:
您好!
        感谢您抽出时间在线访谈。
1.首先,关于政治关联问题,目前要找到比较好的角度有一定的挑战性了,所以建议您一定要慎重。请参考:13刘慧龙、张敏、王亚平、吴联生,2010:“政治关联、薪酬激励与员工配置效率”,《经济研究》第9期;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3期转载:134-138页。
Fan, J. P. H., Wong, T. J., and Zhang, T., 2007, Politically-connected CEO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84: 330-357.
2.可能您需要考虑从TFP角度进行研究和从企业业绩或价值角度进行研究又什么不同或优势?可能比较好的思路是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某一行为的影响。
3.抱歉,这方面的文献我目前还没接触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16:48
yangweiamss 发表于 2012-10-9 09:53
张老师:
    请问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有什么异同?
    他们刻 ...
其实,从非理性经济人角度来说,这两者的过度自信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一个侧重研究过度自信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一个侧重研究对证券交易定价的影响。
关于这两者的界定,请参考:
Stateman et al., 2006Investor overconfidence and trading volum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4).
Malmendler Ulrike and Tate Geoffrer, 2005,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The Journal of Finance,6,pp.2661-2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17:31
wanxb 发表于 2012-10-9 10:11
张教授您好,我想问一下应用统计的专业硕士主要有那些就业渠道?谢谢
抱歉,对这个还真不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25:49
muheshuangzi 发表于 2012-10-9 10:42
请教:
1、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都是比较粗糙的,请问教授有没有什么建议使中小企业在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 ...
1.(1)融资问题,应注意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融资的可持续性;(2)投资问题,应注意投资项目的选择和评估,立足主业;(3)投资于融资决策的协调,防止资金的过度剩余或链条断裂;(4)注重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完善。
2.对于这个问题我未关注过,只能试着回答:首先,可能是慎重选择创业过程中的投资伙伴,尤其是风投之类投资者的引入。其次,是立足于做百年老店,而不是投机心理,否则可能会出现赴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一样的悲剧。再次,拓展融资渠道,高度关注融资成本, 避免饮鸩止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30:15
larrylang386 发表于 2012-10-9 11:20
两年前和张老师有一面之缘,很佩服您。我想请教下您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领导的过度自信形成机理是怎样的?民 ...
谢谢,很赞同您的看法。
我觉得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之前的工作经验,如果前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管理层很容易过度自信。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管理层可能更容易过度自信,正如您说的,外在条件的优越、ZF的大力支持可能是导致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管理者可能将这些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同时,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也更大,因为国有企业更缺乏相应的治理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32:34
zjc0glx 发表于 2012-10-9 11:37
张老师:
     你好,能否介绍一些在研究中数据收集方面的经验,如何才能收集到的一些独特视角的数据? 非 ...
1.这个可能需要长期的实证训练和对相关研究主题的思考,这样,当你接触到某一数据时,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它和您思考的主题结合起来。2.多关注现实,平时注意躲收集看似暂时用不上的数据,也许以后会正好用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33:10
媛媛81 发表于 2012-10-9 11:46
张老师,请问我自学审计课程已两年,自己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完全是看书自学,但是到现在还是不能理解审计 ...
最好是能找家会计师事务所呆一段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6:37:33
panpam 发表于 2012-10-9 11:52
1、中小企业在从生产到销售中对于供应商和销售商,终端用户的诚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财务和公司治理角度 ...
1.付款、供货的及时性;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企业和管理层的声誉;对合同的履约情况等等。
2.我认为是可以的,至于比例可能要因情况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