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即地理学出身的同学考区域经济学的博士,算不算跨学科,要不要加试?
本人为人文地理学专业,想考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博士(找工作前景好一些,呵呵),点一段时间搜集了一些关于加试不加
试的资料,现在与大家分享!
全国区域经济学专业较强的学校中,中国人民大学、社科院、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对于地理出身的考生都要求加试,或
者是加试经济学原理还是加试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对于地理出生的考生这些课程都是比较头疼的。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专
业(据说全国专业排名前五位)对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学生报考没有加试限制!(http://202.196.102.10/Cn/enroll/bo/1620950.htm)
003环境与规划学院 024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工业化研究 02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
李小建 苗长虹 | 8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1004德语、1005法语任选一②2003经济学基础理论或人文地理学 ③3003区域经济学 |
①发展经济学 ②数量经济学 (注:具有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的考生不加试) | 不指定参考书 |
感觉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对于人文地理学出身,不想参加加试的考生,还是比较合适的!此外两位博导实力较强,本
人同时收集了一些关于两位博导的资料:
李小建教授,男,1954.8生,现任河南财经学院院长。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曾被聘为美国匹兹堡州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
李小建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含合作)著作14种。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
(1)开拓并建立中国的公司地理学。1990以来,发表系列论著系统提出公司地理学理论框架。带动一批中青年学者,形成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公司地理方向,从新的角度推动着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主编的《经济地理学》,首次按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来设计其结构体系。全国高校广泛采用,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发展了人文地理的微观研究方向。从多个方面开展了微观尺度方向的研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上,将大比例尺地形高程模型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数据结合,构建了从点位(site)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从全国县域单元研究区域差异并取得新发现;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中国欠发达区区域发展。
(3)系统进行人文地理空间网络研究。提出企业网络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实际,在农村中小企业网络与区域发展,国有、外资等大型企业空间网络演化,企业联系与区域创新及增长极发展等方面,均提出有开拓意义的观点。
(4)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曾10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讲学。积极倡导并首次主办“新经济地理学”国际研讨班。主持或参与4项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开发署(UNDP)等机构的国际项目。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系列论文。近年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有的在首篇发表,有的被国际著名学者称为“开拓性的”。由于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难度较大,这些成果在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国际化和提高国内经济地理学家国际学术地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18项(含教育部和河南省重大(点)攻关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含SSCI论文6篇),出版著作(含合作)14种。获省部级科研奖12项(包括教育部、河南省一等奖7项)。带领河南大学人文地理学科获批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两个博士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地理学会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地学会理事、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多家中文核心期刊和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
苗长虹教授 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经济地理
苗长虹,男,1965年生,河南鄢陵县人,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先后任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科学)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曾被评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地理学会“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专业和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河南省高校杰出创新人才工程项目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与科技攻关项目3项,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45篇,独立、合作出版专著5部,1项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贰等奖,2项成果获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壹等奖,1999年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
现为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访问教授
大家如果有更多关于人文地理学专业考区域经济专业博士的信息,欢迎一起交流!